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是很多人在指责皇帝的时候,其他官员反驳的。

    正是因为如此,方孝孺才没有办法反驳自己的儿子,因为方孝孺清楚的知道儿子到底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又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才把事情办到如今这个地步。

    对于前来投奔的那些年轻人,只要是有能力的,方中愈又经过一番考核之后,都会推荐到相似的学校或者是部门去学习。

    只要他们能够通过,以后的考核,基本上也能找到事儿做。

    可以说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方中愈也从来没有如此努力的去做一件事情,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帮助他们做好这些东西。

    也就是说方中愈从来没有亏待过一个人,只要那些人真的有本事,各个方面都行。

    很多跟下面的人有方方面面的联系,只要他们不违法乱纪,方中愈基本上都给予支持,手下的人推荐过来的人考核之后也会送到各地去锻炼。

    也就是说,现如今大明各地的官衙之中,有很多都是方中愈所推荐的人,或者说受过方中愈的恩惠。

    方中愈,方家名下的产业,还有锦衣卫内部,合适的人才总是在做着挑选,方中愈自认为,对他们不薄。

    那些人如果还是这样的话,只能说明他们真的没有良心。

    所以方孝孺有一些矛盾了,以他自己的思想水平,在这个时候不应该有这样的苦恼。

    可是他还是觉得不应该这样。

    自己的儿子所做的一切他都看在眼里,整个帝国的进步他也看在眼里,可是他就觉得自己过不了心中的那个坎。

    就算自己现在不断的告诉自己的内心,儿子做的是对的,可总有另一个声音跳出来,就算是对的,也不该这样做。

    所以它是非常的矛盾。

    “孔家那边真的无法挽回了?”

    方孝孺还是想为他们争取一些,毕竟事情还真的没有到那个地步,他们也不是不死不休的。

    虽然说文化之争一直都有这,可是大家心里都清楚,孔家至圣先师的地位不会被灭掉,衍圣公的爵位一直都是存在的。

    这一点是所有读人的精神支柱。

    虽然如今这个精神支柱慢慢的在被取代,可是大家也只是壮大了如家升华的儒家,而不是和之前一样只保留那些糟粕。

    “父亲,因循守旧已经不是现在的风格了。

    您自己也是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理论的。

    他们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大的作用了。

    时代是在变化的,我必须要为更多的人指一条路,至少不能按照现在这样发展。

    这个时间,朝阳所散发出来的光辉是照耀万民的,而不是照样一部分人。

    既然大家都能享受这个待遇,那么他就不是一家之私产。

    所以孩儿一定会推动这件事情的发展,不会放过那些人。”

    方中愈有他自己的想法,父亲到这个时候选择支持,他也不觉得有什么意外。

    可以说这件事情真的做了之后恐怕会万夫所指,就看自己怎么操作了。

    对于方中愈来讲,他早就想做了,一直磨磨蹭蹭拖了这么多年,只是因为他腾不出手来。

    现在既然已经能够去做这件事情,他自然还是要多做一些的,对于整个帝国来讲,也需要有这样的功绩去把更多的事情做好。

    有些政治遗产是可以接收的,对于他们这些男人说,现在把这些事情做下去可能会受到阻拦,但可能也会得到支持,就看自己怎样操作。

    方中愈相信这件事情能够很好的解决,因为他能够用更好的方式把这些事儿完全的压下去。

    至圣先师没有任何错误,或者说现在大家如此的尊崇他也是理所应当的。

    但对于孔家那是另外一种态度,因为孔家是孔家,圣人是圣人。

    “你,真的想好了?”

    方孝孺听他这样说,也就知道这件事情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

    方中愈一定会动手的,甚至是也许很快就会有一场大的风暴来临。

    他不想自己的儿子出什么事情,甚至可以说在整件事情上他也不想表态。

    可现在就算他不做,别人也会把这件事情跟他联系起来的,毕竟父子之情完全是抛不开的。

    “父亲,大明帝国走到如今这一步非常的不容易,方家能够到如今这种地步也是非常的不容易。

    既然咱们大家都不容易,为什么要把拦路虎还留在那里呢?

    帝国需要有更大的改变,甚至要让帝国长久的存留下去,有些想法是必须改变的。

    而孔家就是挡在在这条大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有些事情还是不做,自然也会有更多的人来做的。

    既然如今孩儿已经有了这个想法,甚至是已经达到了这个地步,那么就做下去。

    只要能够往前冲,就算是粉身碎骨又有什么关系。

    孩儿坚信多年以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