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就必须有大的功劳,否则的话,不管他怎么做都是错的。

    朝廷随时都有借口把燕王朱棣召回京师,甚至是作出处理。

    如今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们,除了随时弹劾一下燕王朱棣。

    在大南洲过于奢侈,甚至是僭越以外,其他的事情基本上都不说了,都是些无关痛痒的话,甚至是只要皇帝不处理这些事情,根本就不会出现任何的意外。

    “我不得不说,年轻人果然有想法,甚至是在某种状态下,你现在所说的这一切都是有用的,可是有些时候咱们不能单纯的只看目前的,还要看以后的情况。

    我的担心是否有用,甚至是是否会牵扯到帝国对后来事情还是的政策,这只有朝廷和陛下才知道。

    如今朝廷到底怎么想,我确实干涉不了太多,而且杀戮过重,实在是不应该是咱们做的。

    甚至是从我的角度上来说,不死人就最好了。”

    方中愈也知道,他说这样的话康石或许根本就不会相信,但是从方中愈内心的角度上来讲,如今他所做的这些事情都希望死人越少越好。

    不管是大明的百姓还是其他小国家的百姓,总之死的人越少越好,这些人都是活生生的资源啊,不管他们怎么操作,只要操作好了,对大明都是有好处的。

    更重要的事情是方中愈在这种状态下,如果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那么他们现在所做的事情将是有利于千秋万代的,后人会感谢他们的。

    “大人,虽然知道你有顾虑,但我还是要说,有些时候杀人只是一种方式。

    朝廷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希望大明百姓过得更好,这也是您和陛下一直宣传的。

    可是要是没有外面的人来支持朝廷的发展,现在光凭大明百姓所做的这一切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我一直坚信,在某种状况下,您是希望大明百姓过得更好的,所以现在你所说的一切都只是因为你有其他的想法,我并不反对你这种想法,当然也不支持。

    在我看来,除了大明,其他的都不足为惧,同样也不值得同情。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其实您考虑的越清楚,最后带来的麻烦也就会越多,因为您不可能满足所有的人,既然如此那就满足自己。”

    方中愈摇了摇头,他并不打算跟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争论些什么。

    他知道这个人和其他的人一样,和他那些认为志同道合的人一样,都已经认了死理。

    在这个状态下根本就不能跟他谈再说了,总是认为是对的。

    “康石,你知道让一个敌人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吗?”

    方中愈想跟他聊聊其他的话题,所以就把话题转到了这个上面,当然也是刚刚那个话题的延伸。

    “大人,我知道您一直是一个善于说服其他人的人,所以我并不想说出自己的答案。

    当然也许我的答案根本就是没有,所以如果您愿意跟我探讨的话,希望你能直接说出您的答案,看能不能说服我。”

    官场里流传着一句话,什么事情都可以做,但绝对不要跟方中愈讲道理。

    因为你会被他的嘴炮说的完全是毫无招架之力,就连建文皇帝朱允文当初也在朝堂上被方中愈驳斥的哑口无言。

    所有可能跟方中愈接触的那些官员们,基本上都受到了这样的建议。

    因为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官场的方式,就是讨论那些能够在朝廷上有话语权的人,而方中愈这颗耀眼的星星就是他们嘴里最常见的谈资。

    那么了解方中愈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这也是他们走进官场的第1步。

    虽然有些大不敬,不过事实就是如此,这也是急剧的增加了方中愈的人气,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原来跟建文皇帝朱允文面前的大红人这么接近。

    不管怎么说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这是他们的第1想法,在这种状态下对于很多人来讲都是一种可以维护,甚至是可以坚持下来的事情。

    康石说的是一脸真诚,方中也确有一些不好意思。

    他没有想到这些年轻人如今居然真的可以做到这个地步。

    当时他以为那些人调侃他是个嘴炮,跟他讲道理从来没有讲赢过,是因为大家让着他或者在某种状态下,也考虑到他在皇帝面前是红人,所以多少给些面子,不过现在看来他的这个好名声并没有太好,反而有一些让别人厌恶。

    “在我看来,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当然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让敌人最痛苦的方式莫过于把他们变成咱们的朋友。

    在这种状况下,他们想要继续坚持就比较困难了。

    你可以仔细的想想,前一段时间他们还可能打得头破血流,但是转眼间就握手言和,成为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这就是让敌人最痛苦的事情,因为明明彼此之间有仇恨,却不得不放下武器,握手言和。

    这种状况下只有一种情况存在,那就是有一方变得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