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之臣,站在忠义的一面,看到的自然是忠义,对于陛下信任,对于百姓爱护。

    但是职下不是的,职下来自学院,学到的东西繁杂,身边的年轻人太多,和我有一样想法的人太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所以能琢磨出一点不同的东西来。

    这点东西可以说是很多年轻人心里的想法,那些年轻的官员,他们都认可。”

    康石说了这么多,他已经确认,自己引起了齐泰的注意,甚至可以说现在这种情况下,齐泰齐大人或许还会更加的听他的。

    这是一种方式,或者说是一种话术齐泰,现在所考虑的更多的是大明帝国,所以如果会引起大明帝国的反弹,那么这件事情一定非常重要,可是又牵扯到了方中愈,所以兵部尚齐泰一定会更加的重视这件事情。

    “什么东西?具体说说。”

    齐泰知道,现在讨论这个似乎不太好,可是既然已经说道一个地步了,他要是不继续听着,似乎更加的不好。

    这就是一种大事,有的时候自己不愿意听的,但已经接触到了就必须要接着听下去,对于他们手下的这一批人来说,现在能够达到这个地步的,可以说是越来越少了。

    官员们有自己的坚持,这一点没有人说他们错误,可是当朝廷在建文皇帝朱允文的带领下,做得越来越好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动摇,而这种动摇在加大宣传之后就会越来越大,最后坚信建文皇帝朱允炆现在所做的方式才是最佳正确的,对于他们本身而产生了怀疑。

    “大人,朝廷大势一直都存在,小方大人,之前所做的一切,都借住了大势,这一点只要你仔细想,基本上都能够发现。

    平叛战争之中,他在最关键的时刻做了最大的功臣,所以军方的力量他掌控了一大部分。

    这在后期大明幻夜骑的强势之下,变得愈加强烈。

    后期改革之中,文臣中一大部分支持他,这恐怕也是之前作为大人所没有预料到的,毕竟在他们看来,方中愈与文臣格格不入。

    与国子监交好,开始了文化和精神的传播。

    笼络了一大批学子,而这些人现在都学有所成,甚至是在边疆和府衙都有分布。

    与御史台和吏部交好,影响到了官员的升迁,进而掌控了一大部分官员,有利于推行新政。

    后来,打草原战争,开启战争改革,如今影响了全国各地,兵部也不得不让步。

    同时因为战争而带来的各种贸易,也发生了今天腹地的变化,廖氏兄弟的货栈,因此,在里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甚至是一跃成长为整个帝国最重要的货物运及团体。

    开始海上贸易,将整个大明的官僚和商人都聚集在一起,快速的收敛财富,俗话说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如今朝廷官员们个个都与方中愈有关,想让他们反对方中愈,实在是太过困难了。

    开发大明南洲,让国土快速延伸,甚至是一大部分人,都忘了自己到底为什么去了大明南洲。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还有更多更多的事情,无线不在说小方大人所做的事情,凭借大势,另有谋划。”

    康石所说的是方中愈大致崛起的过程,当然这只是名面上宣扬出来的。

    至于背地里方中愈到底还做了哪些事,他们根本就不清楚。

    当然也无从知晓,毕竟保密这件事情,锦衣卫那边做的可好了。

    齐泰听着他一步步慢慢的解释,一句句分析,反正现在的情况就是,方中愈确实做了很多的事情。

    一件件的听下去,兵部尚齐泰也不得不承认,方中也确实抓住了很多很好的机会,甚至可以说有些机会就是他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这件事情上可以完全的看出来方中愈对大局的掌控远远超过了其他人。

    “你的大势这些都能理解,那现在的大势,对方中愈有什么影响?

    或者说,现在的你,认为的大势,会影响到朝廷?

    在或者现在你所说都是在夸耀方中愈,那么他的问题在哪里呢?”

    齐泰还是不太相信,会出现他不想看到的情况。

    这是非常不利的。

    不管是对谁,这件事情一定不能发生。

    朝廷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建文皇帝朱允文更不能承受。

    方中愈和他背后的方家,也不能够接受这样的事实。

    大家都承认,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那么也就是说,现在百姓们个朝廷都是认可方中愈的功绩的。

    只要这件事情一直存在,那么就没有人会推翻这个结论,百姓们虽然是上的,但是对于某些事情他们还是记得,不要指望,完全把这些事情磨灭掉。

    因为只要有一个人念的方中愈的好,那么就会有一群人来念着方中愈的好。

    “如今,大势在一个人!”

    康石卖了一下关子。

    对于他来说,说出这样的话,很正常。

    毕竟是年轻人嘛,如果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还是会骄傲一番的,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