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或者说,他到底有什么图谋,对整个帝国有没有危害?

    如果是之前他所做的这些,是不是说在之前就已经考虑到了,后来可能发生的事儿,也就是说也许会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只要没做,那么一切都还在可控之中。

    方中愈在当初为什么没有出手做这样的事?

    或者说也没有经历过其他的事情来做这些,是不是因为在如此的状态之下,因为有其他人的参与。

    所以在最后才变成现如今这个模样。

    齐泰一下子思绪飘远。

    从情感上来讲,他对方中愈是信任的,毕竟方中愈一直都做得很好,和他们关系也好,当初自己也是因为看中这些,才把他举荐进入锦衣卫的。

    从工作上来讲,他也是认可方中愈的,这些年的变化,谁都知道的。

    与方中愈有很大的关系。

    甚至可以说,没有方中愈,就没有现在的大明朝廷。

    帝国的发展,是方中愈一手促动的,这句话说出来,恐怕大家都懂。

    方中愈当初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

    在那种情况下有多少人在帮助他做这样的事,谁都不确定,或者在这种状态下也有更多的人,都忘记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道理也非常的简单。

    因为,他们就是这样认为的。

    当然,建文皇帝朱允炆要放在前面,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因为在这件事情上,现在朝廷宣扬的就是这样的。

    皇帝就是这样的存在,独一无二的存在。

    不过,他不认为方中愈会做出对大明不好的事情。

    这也是有道理的。

    方中愈现在做的事情,怎么看都是有利于大明朝廷的。

    更重要的是,方家有方孝儒在,那么就不会变质。

    当初,方孝儒离开京师到西北的时候,方孝儒和方郑氏就频繁的在京师露面,去拜访那些大臣和命妇。

    这就说明了,他们在向皇帝和朝廷的交代上,做的是很好的。

    也就是说,方中愈的离开,不会造成动荡,因为有人在承担着。

    “那你现在对中愈的做法,有担忧吗?”

    齐泰在心里把自己的想法过了一遍以后,才开始问康石有什么想法。

    也许,这个年轻人或许比他看的更远。

    这才是重点,康石终于等到了。

    他说这么多,最后的落脚点就是方中愈。

    “大人,在,大明本土,可能小方大人,永远也不会背叛陛下,不会做对大明朝廷,有任何影响之事。

    只是,出了大明本土,有些事就说不定了。”

    康石边说,边在看齐泰的神色。

    这件事情很重要,这关系到他接下来的动作。

    也就是说,接下来他要做的事情,都与这个有关。

    还好,这个时候,他没有发现齐泰齐大人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接着说。”

    齐泰,也想听听年轻人的想法。

    现在这个时代,年轻人太多了,有能力的年轻人就更多了。

    像康石这样大胆的年轻人也不少。

    不过,能说方中愈的年轻人就不多了。

    毕竟,崇敬他的更多。

    康石也是其中一员,这是肯定的。

    不然的话,也不会有这么清晰的思路,研究的如此透彻。

    “小方大人或许不会说一定会做什么不妥之事,只是,远离朝廷,还是一个有些矛盾,随时会爆发出来的矛盾的大明朝廷,在外面,或许更适合方家的发展。”

    康石的话,听起来似乎就是废话,但是懂得人一定知道他在说什么。

    齐泰就是其中之一。

    “方中愈对于他现在推动的大明发展,不满意?”

    康石的眼睛亮了。

    这才是他希望看到的。

    这说明,已经有人认识到了现在可能出现的问题。

    “大人,您或许忽略了一个问题,小方大人确实推动了,大明的发展,改革也一直在做,甚至可以说是好的状态也存在。

    但是,他毕竟是臣子,当臣子的想法,超越了帝王的想法的时候。

    那就是问题。”

    康石正在侃侃而谈,对于他来讲,分析到这么多的东西,不是问题。

    那是因为,他对自己有着充分的了解。

    对于,方中愈,他更是研究的透彻。

    也就是说,现在这种想法,是经过他深思熟虑的。

    方中愈或许自己都不知道,有人在研究他。

    “陛下很信任方中愈。”

    齐泰脸色郑重了起来,他觉得康石想的太多了。

    “大人,信任是一回事,有些时候,孤家寡人就是孤家寡人,不会因为臣子的贡献就改变这个事实。”

    康石似乎早就猜到了兵部尚齐泰的想法,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