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

    兵部的情况毕竟特殊,所以有些事情还是要考虑清楚的,越是白纸就越要规划的比较好,毕竟后期出了什么问题,还能够查找到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

    如果真的是因为人为的原因造出来的这些麻烦,那么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这就是他们之前一直所期待的。

    还白这世上有太多太多的人,事情是说不清楚的。

    可是偏偏这样的情况又很正常。

    建文皇帝朱允炆终于被其他大臣怼了。

    原因无他,皇帝要大量封赏有功之臣。

    这件事本来没什么问题。

    这些年来,为了帝国牺牲的人不少。

    他们应该得到他们所得的。

    可是,事情出现了偏差。

    因为皇帝不仅赏赐那些有功之臣。

    还要赏赐给百姓。

    按照他们之前的想法,皇帝不应该这样做。

    有功之臣可以赏赐,但是不能给这么多。

    百姓们给了他们可以养活得根本就行了。

    哪里能够赏赐的更多呢。

    是吧,这些人不应该这个样子。

    这才是正形。

    大臣们对于这些年的百姓还是有意见的。

    毕竟对于这些人讲,他们已经获得了不少了。

    之前平叛战争的时候,那些各地的流民,当初没得吃,没得穿,差点就死在了南下的路上。

    后来那些人又因为朝廷的政策,变得好了。

    这些年,他们几乎成为了最富裕的一批人,已经超越了大量的普通百姓。

    这让很多人都嫉妒。

    当初他们一个个的什么都不行,现在居然这么快就可以和他们一样,不仅稳定了下来,而且过得比他们还好。

    自然而然的就收到了别人的记恨。

    换做其他人,肯定不会当回事。

    甚至是那些百姓自己,恐怕都不会考虑到这些。

    可是建文皇帝朱允炆却是很生气,这不是在挑战我吗?

    这是朕的功绩,是朕让他们稳定了下来,是朕做的这些,才让他们走了现在这个样子。

    可是呢,没想到,却成为了现在这个状况。

    这些人存心不良。

    皇帝非常的生气。

    一想到这些,建文皇帝朱允炆就有些不快活。

    他努力了这么久,居然是被自己手下人给不认可了。

    不过现在有一点,他算是看清楚了。

    方中愈说的是对的。

    因为现在百姓们反而已经在开始想办法了。

    那就是,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筛选,前往大明北洲。

    这可是专门的机构,要办理的事情。

    按照大明南洲的经验,他们现在所应该做的就是商量好,自家让谁去大明北洲,另开一脉,传承家族。

    这是个大问题,同时也是个小问题。

    这些人都是其中的一员。

    安排好了,就会享受大明本土的待遇,同时又能在另一个地方,再造一个家。

    因为外面的传闻实在是太多了,那么这就没什么问题了。

    去了大明北洲,是个什么情况,谁也不清楚,但是,只要去了,就会有机会。

    这一点,是大家都知道的。

    皇帝心里也很清楚,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明白,朝廷做出现在这种决断到底有多困难。

    他们都在等待着,等待朝廷具体的安排出来。

    让建文皇帝朱允炆头疼的是,有些人可能并不打算服从这样的安排。

    这件事情在某种情况下,是朝廷的强制手段,可要是大家都不支持的话,那也就没什么情况了。

    朝廷也不会允许下面的人,真的对百姓有什么伤害。

    建文皇帝朱允炆在这一点上,还是有明确的安排的。

    没有谁比他更清楚,现在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这也是他们要做的。

    皇帝在这一刻,心里很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各个部门正在快速的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收集到整个进食的情况,他们要根据百姓所讨论的,不断修改自己的方案,皇帝的要求是他们要在自己最短的时间内,把所有的政策都讨论出来经过整个朝廷的审批。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各个部门都非常忙碌,他们有专门负责在民间听取百姓意见的人,有一些是官方明面上的有一些是死的,毕竟他们要通过不同的渠道来了解百姓对于朝廷政策的准则。

    兵部大堂里面,兵部尚齐泰正在整理最近他要做的事情。

    “大人,部里应该设置大明北洲事务司,如今,大明南洲已经稳定,侯爷府和二位王爷能够控制那里。

    朝廷的力量现在也算是比较充足,并不之前应对大明南洲事物的思索,如今基本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