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如果真的让他接下来出去做事,他还能做什么?

    他要低调的出现在百姓的生活中,像是一个泥沼,把接近他的人,都弄到里面去,但是却不会害他们的性命。

    不过会把他们就在身边,这样的话,对彼此都有好处。

    也就是因为建文皇帝朱允炆不计较,否则的话,方中愈现在所做的这一切,就是炸弹。

    随时都有可能炸死所有的人。

    跟他有关的人。

    建文皇帝朱允炆或许不会太在意,但是其他人可就不这么想了。

    事情,或许就是这么的残忍。

    自己的房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的籍,也是他的手下经过无数的努力,最后才弄过来的哪些资料。

    还有一大部分是自己写的那些东西。

    很多都是他根据前世的记忆,写出来的知识与计划。

    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已经刊印出版了。

    很多学堂和图馆都在用。

    毕竟那是方中愈的心血。

    更重要的事情是,很多人心里也很清楚,只有这样做,才能得到方中愈身上的学问。

    只是可惜了,方中愈的学问,只有从最基础的学习。

    如果谁想,一口气吃个胖子的话,那也就算了,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皇帝就是这么个想法,所以才会支持方中愈,在全国开始推行基础教育,让那些蒙学,私塾接受朝廷的监管。

    这才是他们最老看中的。

    建文皇帝朱允炆庆幸的是,正因为有了方中愈的这些知识,各大学院的理论课程都得到的很好的基础,道理也非常的简单。

    因为离经叛道的人很多,不是只有他,还有更多人,他们对自然现象也有猜测,对天文地理也有自己的想法,只是苦于没有相应的证据。

    因此,只能够,把他归结到那是神话传说,压魔鬼怪的力量。

    但是如今,学了方中愈群提供的基础知识。

    这些人可以说是融会贯通。

    因为,他们一下子就可以将自己的疑惑解开,甚至是还可以进行更深的探索。

    建文皇帝朱允炆也是热爱地理的,不然也不会去皇明军事学院到教习。

    正因为能够和其他人讨论,所以出现现在这种热闹喷薄的景象,那就是很正常的了。

    现在方中愈有事没事的时候,都会抽出时间来看看自己的,因为只有这样,他才可以想起更多前世的事情。

    这毕竟是他与前世的唯一联系了。

    知识的海洋,是无穷尽的。

    这些人,现在能够达到这一步,都是因为之前的见识,限制了他们。

    所以,当有人给他们开阔了一片土地之后,他们立马就能够迅速的学会。

    在复习的同时,方中愈也会想起更多的东西,那些东西是可以让他更加进步的。

    建文皇帝朱允炆早就知道,方中愈的房里有不少好东西。

    可是,之前他来的时候就知道,他看不懂。

    是的,看着架上那些怪怪的符号,皇帝,只能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不要生气,方中愈是个怪胎,跟其他人不一样,不跟他比。

    建文皇帝朱允炆还是冷静的,只是看看。

    可是其他来拜访方中愈的人,看见满屋子的籍之后,直骂方中愈表态。

    这是个事实,那些与他关系好的二代们,一个个可是无语了。

    方中愈已经够优秀了,现在还要做这样的事情。

    自然是不好的了。

    他们一个个都是纨绔子弟,哪里会奢望做这样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他们懒啊。

    懒的人,哪里会做这样的事情。

    每当他们这样说的时候,方中愈也只好摇摇头,他不能强求其他人跟他一样,因为这样的话,总是会不好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他好不容易才把大家的生活变好,或者是说让他们远离了之前的那种舒服。

    要是现在再给他们加一层。

    那就没必要了。

    不过大家心里也清楚,他们不会成为方中愈。

    方中愈也不会成为他们。

    方中也清楚,他们不会因为这些事情去做其他的。

    只要现在他们能够把手中的事情做好。

    渐渐的团结起来把手上的事业做大,然后把他们手中的事业覆盖到大明帝国,其他的土地上就已经很好了。

    这种事情说起来很成功,但是做起来却很难。

    所以那些应聘的年轻人现在也走上越来越高的位置,甚至是跟方中愈的关系越来越轻,而那些把自己的身份地位就固定的粉丝,甚至是就在底层工作的,那么会在底层工作了,跟方中愈的关系也不会太好。

    或者说会渐渐的疏远,毕竟双方身份地位的差距总是会出现一些变革的,更别说有序的情况下,这些情况就会更加的明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