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陛下是没错的。

    所以他们必须要在自己的思想和其他的做事方法上有着自己的一套不出现任何问题。

    这也是如今开会频繁,各地的官员都在不断的想方设法拿出自己的建议。

    至于建议最后会不会被采用,那就不一定了。

    他们之前都是读圣贤的,如今虽然圣贤不再是朝廷提倡的东西,可并不意味着他们在生活中就不需要去束缚自己的欲望。

    百姓们还是有自己的感情的,在某些事情上,他们所做的事情与家人有关,当朝廷不断的宣扬国家的概念之后,他们也认为要为整个国家做守护。

    这一点,如今的大明百姓还是做的不错的,不然他们也不会像拼命一样去获取去付出。

    不管是朝廷的官员还是地方百姓,还是那些贫困的山村人民,他们现在都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让自己手中掌握更多的权力与资源。

    朝廷现在已经尽量减少自己对他们的压迫,不过朝廷也清楚,如果不让他们付出的话,这些人可能就会闹事。

    闲来无事总是会考虑太多的事情,所以他们也需要不断的付出,只不过如今的大明百姓认为这种付出对他们也是有利的,所以他们非常愿意这样做。

    也有人说,他们命不好,因为,他们遇见了最会提建议的方中愈。

    不管是大臣的,还是对百姓的,方中愈的建议都没有停过。

    这个人,就是个疯子。

    不折不扣的疯子。

    啥建议都敢提,啥话都敢说,而且提了之后,还把别人给驳倒。

    让别人无话可说。

    这玩意儿要老命了都。

    更重要的是,偏偏还有一些不同意的,他运用手中的权力,把事情做好了,才说出来。

    逼的别人,不得不承认,他弄的好。

    这也就让很多的大臣怕了他了。

    可是偏偏大家又拿他没有办法,毕竟方中愈是做事儿的,又没有对他们喊打喊杀。

    这让他们无处可反驳。

    还找不到支持。

    然后,更让他们心痛的是的是,仁慈的皇帝,偏偏又是个爱学习的主。

    比谁都爱学习。

    老是觉得方中愈做的对,一番支持下来,谁也把不住朱允炆的命脉。

    不知道皇帝的底线到底在哪里!

    既然搞不清楚,就只能被皇帝牵着鼻子走。

    虽然皇帝本身并没有打算操弄他们。

    这就没法了。

    日子没法过了。

    可是,他们又是最挣钱的一代官员。

    这一点,大家都知道。

    和太祖高皇帝时代的官员相比,他们实在是太幸福太幸福了。

    整个大明帝国如今的官员体系和商业贸易体系,都有他们的参与。

    如今以京师为中心所有能够叫得上名堂的大的行业,基本上都与他们有关。

    部门投钱,自己也投钱。

    大把大把的银子拿出去,看着都眼红。

    这几年,挣着钱的可不是少数。

    虽然有人不同意这么做,可是皇帝想的很清楚,与其让他们再去想着法子去剥削百姓,还不如现在就把这些东西给他们。

    如果他们还是管不住了自己的欲望,那就没啥说的了,流放之地等着他们。

    如今要说这些大生意,没他们参与,谁信啊。

    这些人,家里,要是没人参与进来,那才叫怪了。

    谁都门清,可是又说不啥来,至少在他们还没有贪污的时候,这些钱,都是干净的。

    别人干干净净的挣钱,这可没什么错处,所以,也管不了。

    规则只能束缚君子,束缚不了小人,所以呢,有些人守规矩那就好说,不守规矩的话就是麻烦。

    这就是人生。

    帝国只安排了很多人的生活,当然给了更多的人自由心,当他们自己没有办法作出选择的帝国就会为他们作出选择。

    太祖高皇帝当年所做的事情,建文皇帝朱允文依然在做,只不过把它更加的具体化了。

    建文皇帝给自己的人生不设限制,在后面催着其他人不断的奔跑。

    这是他作为皇帝,应该做的事情。

    否则的话,还得完全依靠其他人,这完全都不对。

    他必须自己有能力,否则的话,根本就没用。

    镇不住下面的人。

    庆幸的是,这些人一个个还知道收敛,不然的话,方中愈的脾气,早就弄死他们了。

    这就是如今地广人稀的好处,朝廷又在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扩大地盘,甚至是有些国家现在基本上都是大明支持的人在掌握着政权。

    所以有些事情在国内不好做的,在其他地方都做了,现在能够达到这种地步也是一种非常正常的情况。

    朝廷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可都是正常升迁的,再加上各个学院所培养的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