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可是偏偏那些东西又找不出来是哪里人,再加上如今很多人都意识到方中愈的很多东西是其他人都不会的,那么这就又带来其他一个问题,这些东西到底是怎么来的?

    再加上之前又方中愈支持朝廷,在武当山开始修建道教圣地,所以更多的人还以为方中愈的老师是修道的老祖宗呢。

    这些话自然也有人传出去,只是被其他人批判得不像个样子,毕竟真要是有这样的人的话,早就名扬天下了,哪会像现在这个样子。

    况且朝廷虽然修建道教圣地也不是为了推崇道教,只是佛家势大,两家争斗一番似乎也还不错,不过这样的话也不会告诉其他人。

    这样的声音很快就被压了下去,而且也没有人刻意的去寻找,最后终于有人把主意打到了锦衣卫的头上。

    于是锦衣卫的存在就成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就是很多人都认为锦衣卫的力量实在是太过强大,强大到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到底发现了什么样的秘密。

    这个秘密也许就跟方中愈有关。

    锦衣卫没有操纵人心,可现在却让更多人痴迷的东西,这是他们最为害怕的。

    毕竟当大家都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时候,一些未知的东西就可能让更多的人迷惑。

    方中愈也没有去解释,毕竟这也能够保持一定的神秘性,而且就算是去解释,他也没办法保证自己所说的能够让别人相信,既然解释与不解释,别人都不相信,那么解释还有什么用呢?

    所以说方中愈现在非常满意这种状态,既不希望把这件事情闹得太大,但也不会影响他正常的生活,这种情况是最正常不过的。

    建文皇帝朱允文有他自己的想法,其他人也是如此,毕竟时间过去了这么久,总有人会去探讨这些事情。

    当人一闲下来的时候自然会去考虑身边,以前没有考虑到的是方中愈,他自己的学问能力就成为了其中一员,总有人会去想方设法的打听。

    只是后来当发现没有办法打听的时候,只能把那些想法憋在心里。

    然后就成为了秘密,或者再也不是秘密。

    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儿咱们说不清楚,可这些人却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在一个人的生命中。

    魏国公徐辉祖在接到方中愈的来信之后非常的高兴,毕竟这件事情总算是落下了帷幕。

    吩咐家将做好准备之后,他就急急忙忙的从北方大明开始出发了,毕竟现如今前线有驸马爷梅殷,大将军盛庸在做这主,他不在也没有什么关系。

    驸马爷梅殷,一阵感慨,想不到那个小伙子终于要结婚了。

    毕竟当初他可是希望这小伙子早点成家立业的,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在战场上晃荡,那么危险的地步,身先士卒,带着的手下人在最关键的一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之后,改变了整个战争的走向。

    现在终于要有一个人管着他了,所以他们都非常的高兴,大将军盛庸跟方中愈的接触并不多,但从其他人的推崇之中也能知晓这个人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再加上,如今他挂着上将军衔,他心里很清楚,皇帝陛下或许不清楚这个军衔所代表的力量,但是方中愈一定知晓。

    可是依然这个位置给了他,所以他心里很清楚方中愈在这里面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正是因为他清楚,所以在北方事务上都是牢牢的把控者,没有做出丝毫的逾越之举。

    更重要的是他不会因为这件事情去做其他的事,因为他心里非常的清楚,朝廷现在需要他这些老臣稳定情况,在改革之中做一个顶梁柱,控制住大方面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说不定用不了多久恐怕就要告老还乡了,甚至有可能战死在沙场上,军人就应该战死在沙场,只不过他的儿子孙子却不希望他这样做,活着的大将军,比死了的大将军更有用。

    这样说或许有些不太对的,可是事情就是这样的。

    不管大人物在朝廷有多大的能量。

    死了之后的能量就会减弱,如果后代没有能力,持续祖上荣光。

    那么也就是吃老本,把老本吃完了,现在也就是啥都没有了。

    再过多少年,恐怕就有点不能持续祖上荣光,基本上家族已经消亡,恐怕就只剩几个人。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情况,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肯定是期望走上能够活得更长时间的,不管是养老还是怎么的,只要他不出意外去死去,那么活着就是他们家的老祖宗。

    魏国公徐辉祖急急忙忙的从北方边境赶往京师,他要赶回来参加自己妹妹的婚礼。

    一路上只要到异地都会快速的更换马匹,驿站那里会提供最全套的服务。

    与廖氏货栈有关的那些二代们,同样也会通过驿站和廖氏货栈进行换马。

    所以这一路上还算是比较平静的,甚至可以说是享受到非常好的服务。

    人的需求是推动这一系列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正是因为有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