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清楚他们之前到底做了多少的努力,或者说在应对百姓这件事情上他们做了哪些事情。

    确实没有那么容易放中,愈心里很清楚,要是真那么容易的话,哪会让这些大人物们一个个都头疼的要命。

    百姓的事情,就没有一件事是简单的。

    更何况是如今被大明朝廷讲得比较骄傲的大明百姓,这些人可不仅仅是之前那些人了,如今他们懂得知识,懂得学习,懂得利用朝廷所记忆的最好政策为自己谋福利,也就是说想要现在剥夺他们所得到的东西,那可是非常的困难的。

    “陛下确实不容易,如今朝廷的法令日益健全,甚至是不断的流放,已经让很多府县都成为了夜不闭户的府县,百姓们安居乐业,那些非法之徒,要么被送往边境,要么被送往矿洞进行挖矿,可以说现在是最好的时代,至少对于百姓来讲,他们可以更加安宁的生活。”

    这个倒是一件事是建文皇帝朱允炆不需要用太多的利益去笼络百姓,他只要给予百姓安定的生活就可以了,法律的严苛也是因为制定得越来越严格,朝廷希望百姓们少犯错,或者说根本不犯错,所以那些犯法的代价就特别的重。

    朝廷现在很少杀人了,但并不代表不会流放,而且动辄就是流放3000里,那就意味着一辈子都不来了。

    朝廷这几年开发的边境之地越来越多,需要大量的人口去填充,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可反而比不上那些犯了错误犯了法,被流放过去的人吗?

    所以对于这件事各地官府都很努力的去做一些盗贼小偷小摸,总之只要放到官府手上,基本上都被判流放。

    可是这样的事儿又不能一直做,毕竟做的太过了也会引起百姓的反弹,毕竟都是一大家子人,再加上如今这些政策执行下来,各地的人口也在急剧减少,向大城市集中,想要获得更多的人口,根本就不可能。

    “朕知道这些,可你所说解决办法还是移民,那也就是说还有其他的办法直接说你的办法吧,在这里耽误时间确实有些不太好。”

    建文皇帝朱允炆,如今不是瞎子也不是聋子,自然能够知晓很多民间的事情比之前他要知道的多,而且现在她出宫也容易的多朝廷的官员们并不限制建文皇帝朱允炆离开皇宫,反而希望他能多去看看。

    皇帝不愿意被忽悠,朝廷官员们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靠忽悠皇帝才能展示自己的能力,毕竟有锦衣卫的存在,他们根本就不愿意多做一些不太合理的事情,所以在整个事情上这一切的操作都是非常的正常的。

    “陛下,移民有两个基础,第一就是有足够的人在大明本土内还要继续实行鼓励生育政策,甚至是强烈要求百姓们多生孩子。

    这第二嘛也非常的简单,那就是要有足够的利益,让更多的百姓愿意离开大明国土。

    之前大明南洲也采取了不少措施,诱惑了不少的百姓前往大明南洲,在那里安居乐业,燕王和侯爷做的非常不错,至少如今大明南洲已经快速的发展起来,还能够通过那里作为中转站,向其他地方进行探索。”

    方中愈所说的也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毕竟没有人金凌就是个坑,可是没有利益谁又会心甘情愿的离开大明国土了,所以点到重点就要把这件事情处理好,这也是建文皇帝朱允炆最欣慰的一件事。

    那就是有什么困难,只要找到方中愈,最后总是会解决的,这也是他这么多年以来总结的经验,只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他都会把事情做好,如果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那就依靠方中愈来解决他,相信方中愈和方正宇身边的人,能够最好的帮助他解决这些事情。

    “鼓励生育这件事情还可以继续加大强制生育,现在恐怕朝廷还做不到,只是要想保证多生孩子,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要让他们能够养活这些孩子,产妇不多受罪。

    皇宫里其实你的那一套政策已经沿用多年而且非常的适用,民间最多有推广但是各地府县的情况不一样,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得到了推广,这也是朕不愿意看到的。

    既然如此,这一次之后朝廷将会严厉继续研究这个政策,而且把这项指标作为官员的考核标准,毕竟只有他们认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之后才会尽力的去督促。”

    建文皇帝朱允炆非常的清楚这件事情,至少他在这件事情上不会瞎做,朝廷需要做这样的事情,既然能够为帝国谋福利,那么就必须要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陛下这样做没有什么问题,只是陈还是建议至少不要让他们闹出人命来,百姓们有他们的意愿,但如果朝廷加以引导的话,还是能够很好的把这件事情做下去的,不需要诉诸武力,暴力机关所做的事情还是不要带到朝廷官员之中来。”

    方中愈可不希望有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毕竟对于他来讲他需要确定很多事情,朝廷官员如果真的在最后的考核不通过的话,恐怕会采取一些非常的手段,而这些手段可能会伤害到百姓,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那移民呢,要让百姓们离开大明国土,这一点恐怕不太容易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