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人看破这件事情之后,所以就不再反对了,反而积极的支持和推动整件事情的发展。

    张大人心里也非常的清楚,大家之所以把他推上这个位置,就是看在他年纪大了,所以倒也没有太在意,在最后时刻也选择了同意,他也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更大的名声,皇帝既然已经选择了他来做这件事情,他也要开始把这件事情做好。

    议事长是朝廷给予的称呼,没有特别其他的权利,只有裁决各个事情在有争端的时候加以解决。

    也就是说如今这个位置更加像是象征,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朝廷并没有想把这件事情做个什么样子。

    但是更多的人却清楚,金融皇帝中英文这个时候推出这件事情,也就意味着在这上面花费了很大的心思,如今只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再加上张大人本人威望颇高,对于朝廷百官来说都是一个尊敬的对象,所以可能在某些方面会通过得比较快。

    但是后来者可就不一定了,所以在这个时候如果有张大人来推动一些事情的发展,肯定会比事后他们所做的事情要好。

    方中愈拿着所有宗室子弟的资料进攻了,他知晓建文皇帝朱允炆这一段时间肯定会考虑各家宗室子弟的事情,给他们合理的安排。

    皇帝有皇帝的想法,大臣们也有各自的打算,但不管怎么想他们都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把蛋糕做得更大,让每个人分得更多。

    这一番理论在高层之间并不是一件可笑的事情,反而是个事实,因为没有人会去反对把更大的利益握在手中,当朝廷官员们一致决定不再从本国国民手中获取利益的时候,那么压榨外面压榨其他地方的百姓,就成为了一个事实。

    大明的船队以打击海盗的名义四处征伐,遇到海盗也通通一打尽,甚至是在地方上为了保护大明华裔。

    甚至是和当地的朝廷起冲突。

    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大明朝廷似乎也默认了这种情况,至少他们没有阻止过。

    在建文皇帝朱允炆的暖阁里面,除了方中以外没有其他的人了,连小太监们这个时候也都离开了,似乎又回到了当初战争时期。

    当然并不是回到了那个时候,只是这种感觉,就好像当初建文皇帝朱允炆和方中愈一起呆着的日子。

    “想不到真的如你所愿燕王的船队,真的找到了那一片土地证,朕一直以为你会把消息提前给他们,让侯府的人找到呢?”

    建文皇帝朱允炆还在研究当初方中愈所提供的大明北洲的资料,与锦衣卫,侯府,燕王府,齐王府所送过来的资料作比对。

    “陛下,臣只是有些猜测,再加上锦衣卫力量的渗透,从一些海盗和船商口中得知了这些,具体的情况也不清楚,大部分都是猜测,所以也没和王府表明具体的原因,只是告诉他们可以去寻找如今王爷手下的人找到,也算是运气吧。”

    方中愈可不会说他有生而知之的能力,或者说他也不会告诉皇帝后世的他是如何知道那一片土地的,总之现在找到这片土地就已经很不错了。

    “那你觉得朕该如何赏赐那位叫做郑和的太监了?”

    “陛下,有功之臣自然要赏赐,您自己决定就行了。”

    对呀,有功之臣,不管对于谁来讲你的大工都该上次建文皇帝朱允炆也不会寒了,将士们的心,至于赏赐下来的东西,他要怎么处置,那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可以,朕就封他为寻访使,专门为大明寻找未知之地,手下诸人,皆有赏赐。”

    建文皇帝朱允炆想了想之后说道,反正在最短的时间内,决定了对郑和的赏赐。

    现如今大明的官员和百姓们都清楚,所有寻找到的未知之地,基本上都是完完全全属于皇帝的,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所以反而不会觉得有什么。

    “这样也很好,毕竟他们远在海外,陛下的旨意要过去还有一段时间,再加上内府的赏赐金银,也能够让他们做不少的事情了。”

    方中也没有想到,就算是燕王朱棣没有获胜,那一位名叫郑和的大太监依然做出了如此大的攻击,毕竟它没有七下西洋,但却寻找到了大明北洲也就是后世的南美北美之地。

    在这个时代也是一个想不到的大功劳了。

    命运真的是不可琢磨,至少在这个时候他表现出来的力量让方中愈也还是有些敬畏的,就算是再之前方中寓遮挡了他的光芒,如今这一位采访使大人也发出了他所应有的光芒。

    “宫外的宣传也差不多了,不知道你打算怎么安排后续的探索和实际续进行,或者说朝廷这边到底要提供多少的人力物力才能将这件事情做好?”

    建文皇帝朱允炆还是比较关心的,毕竟这件事情已经很久很久了,而且再加上朝廷近期可能还要对北作战,南方也不太平,东边海面上锦衣卫的人都受到了打击,要不是方中愈一直隐忍不发,恐怕早就出事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这样说,是因为他知晓大明宣传部的力量,也知道大明报和讯质保这数十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