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那就是借钱。

    借钱就得给利息,这是众所周知的一件事情,民间也有那些放高利贷放印子钱的,大家都知道贴补家用吗?说得好听一些。

    朝廷向商家和百姓借钱,这多少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毕竟他们从来没有这样做过,只有百姓们欠朝廷税赋一说,哪有朝廷欠百姓银子的说法。

    所以这样的论调一出来还是获得了不少人的支持,这也很重要吧,人家说的是事实,你既然要借钱那就得抵押,用什么抵呢?

    “爱卿既然提出来了,想必已经想好了,解决的办法朕也看了,你的建议上说的仅仅是建议,对于一些重要部分,并没有明说,想必也有自己的打算,或者说还会有一些成熟的建议,不过没关系说出来,大家讨论一番,可能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

    建文皇帝朱允炆并不是一个强势的皇帝,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它也是不可侵犯的,这一点诸位大臣都知道,但更多的时候皇帝所表现的仁慈与宽容,让他们觉得自己生活在了一个好时代。

    相对比于太祖高皇帝时代让他们战战兢兢,如今的他们可以说是幸福的,不能再幸福的。

    建文皇帝朱允炆有自己的打算,但在这个时候他还是愿意听从这些大臣的意见,所以开口做和事佬,其他人不管之前是什么想法,在表达完自己的想法之后就静静的等待着下文,这个时候真的已经没有意义,无非是为了说服对方。

    用理由来说服对方不是最好的方式,最好的方式是用事实,但当一件事情没有做的时候,一个好的理由就能起到事半工倍的效果。

    夏原吉夏大人站起身来,向着大家说道。

    “陛下诸位大人朝廷借钱,自然是以朝廷的公信力来向百姓和商家保证,如今大明帝国蒸蒸日上,整个国家有它意想不到的好处,当然也存在弊端,想必每一位大人心里都清楚,如今处处缺钱,发行国债是一个最稳妥的办法,至于作为大人所担心的抵押之物,整个帝国的公信力就是抵押。

    朝廷如今在百姓们的心中名声很好,取决于这数年之间诸位同僚的鼎力支持,陛下的改革事业得以发展,百姓们也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

    既然如此,这个时候号召百姓购买帝国的国债,以3年或是五年为期到期支付利息,自然能够让更多的百姓愿意掏钱出来。”

    夏原吉夏的人在描述的时候也在看诸位大人的脸色,毕竟有些人肯定是反对的,所以他也看到了不少皱眉头的脸蛋,她还是要说下去,毕竟他要很快的把这件事情推行下去,必须要得到这些人的支持。

    “诸位大人,既然已经知晓了公信力的事情,那么就很简单了,朝廷既然这样做了,就必须向百姓们保证,到期的时候一定能够偿还利息和本金,想必诸位大人也不会真正的去侵吞这些钱财吧?”

    这句话多少有一些中心的一位夏原吉夏大人说的,就是那些可能会起歪心思的人,既然你们说不可能做到,那么我偏偏要说能够做到,况且以我的估算确实能够做到,这个时候,你们要是还有其他的想法,那就多少有一些不轨之心,想必陛下会多加关注的。

    果真夏原吉夏大人说出这一番话之后就有不少人变了脸色,毕竟能在朝堂上把这样的话说出来,多少有一些针锋相对的意味了,不过猜测归猜测,大家没有做出这样的事情的时候,自然不会有一些什么其他的想法。

    “大人,话可不能这样说,咱们还没有开始做呢,您就这样怀疑同僚不太妥当吧?”

    或许是自己的坚持,也或许是长时间没有在京师里呆着了,夏原吉夏大人话一出口,似乎就有意针对一些大人。

    不过毕竟没有什么针对性,也没有什么证据,这样的话说出来,更多的人只不过是当做一些给自己壮胆的理由罢了。

    非常的清楚,这个时候他也明白了,皇帝要他做的事情很困难,只不过他如今想到了一种解决办法,这个办法是其他人没有想到过的,或者说有人想到过,但是不愿意去做。

    这件事情耽误了太多的人。

    其他人都明白了,夏原吉夏大人从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想清楚了,朝廷可以朝廷的力量来借钱同时又得保证这一部分钱一定会用在它该用的地方。

    要是这个时候有人不同意或者有一些其他的想法的话,那么恐怕就要引起皇帝的猜疑了,毕竟当大家都在考虑支持这项政策的时候,你却有其他的想法,是不是要想贪污这笔钱,或者说用这笔钱去做一些什么其他的事情。

    在座的诸位大臣越想越不对劲,总觉得他们错过了些什么,甚至是在这件事情上他们太过于被动。

    有些人纷纷看向身边的人,刚刚他们讨论的不少,大多数人都提到了这些问题,可是现在把这句话摆在大家的面前,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听到这句话,那么他们就得为这句话负责任。

    皇帝金口玉言,建文皇帝如今的微是越来越高,如果他选择了同意,那么这件事情也就不会改变了,况且夏原吉夏达人这个时候已经说了,难道大家真的会在这个时候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