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件事情就是这么的简单,双方各取所需,对于建文皇帝朱允文来说付出的只是一些简单的荣誉上的东西,但对于那些人来说,只要付出自己平生所学就行。

    “陛下,圣明。”

    皇帝已经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其他人自然没有组织的必要,他们要做的就是尽快的安排下去,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计划,根据这份计划来拓展。

    对于他们来说,方中愈提供的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模板或者说一个未来的方向,但是具体要怎么做?还要看每个部门,他们要做什么事情?

    建文皇帝朱允文居然已经要求他们在两个月之内拿出新的计划,也就是说对于这份计划还不是太满意,虽然已经过了很多次的修改,虽然已经按照大明实际的情况做了修改,但是还是觉得不满意。

    专业的人才做专业的事,一个外行人是不能对那件事情做太多的方中愈,一始终知道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是外行,所以他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其提供一定的指挥,或者说建议真正具体执行下去的专业部门的人才。

    不过方中愈心里很清楚,从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年轻人们,并不具备很多专业的能力,其实把他们放在任何一个部门都可以做事情,这就是大明教育所带来的问题,因为他们读的是四书五经。

    真正对于处理政事完全靠的就是经验,跟他们的专业知识没有丝毫的关系,这也就带来另一个问题,这些人能不能做好?

    也正是因为这样建文皇帝才颁布求贤令。

    懂工事的可以去问老百姓懂工程的可以去问各种工匠

    读法律的可以去问那些隐藏起来的法学家。

    但是这些都需要他们真正的出现才可以。

    也许现在的朝廷还不够完善制度不完善理论不完善,但是总的来说重点已经有了。

    “朕现在想要告诉你们的事,你们都觉得花钱,所以那么以经济为重,心就成为了重中之重。今天我们所在这里谈论的都将是未来影响大明国运的重要一部分,还希望诸位卿家好好努力。但是有一点朕不会放弃那就是发展经济。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咱们才会越来越好。朝廷只能保证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这样才会让他们感恩戴德,甚至是不会生出一些其他的心思。”

    说这句话是因为建文皇帝中文深深地知晓自家的太祖高皇帝也就是黄爷爷当初是怎么得的这个地位的?

    淮右布衣登上帝位有很大的因素,但最大的因素就是老百姓们吃不起粮食。

    饿着肚子,让他成为了众多起义军将领中的一员,而且也因此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

    “臣等遵旨。”

    不管是不是真的同意?但这件事情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那他们就必须选择同意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每个人都需要经历,这一步的他们,现在所做的事情不仅仅是按照皇帝的意思,还有其他的意思。

    “好了,都散了吧?该做的事情抓紧时间做正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这位大臣行礼之后就走了,建文皇帝朱允文留下了方中愈和方孝孺。

    建文皇帝朱允文留下他们父子俩不是有其他大事情,但还是叮嘱了一番。

    “先生不知道您现在的理论研究到了什么地步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向方孝儒问了一句,这也是之前既定的事情,当初方向如本来是要进行一番辩论大赛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取消了,现在建文皇帝朱允文重新提起这件事也就是说现在他们也到了这个地步,该多考虑一些问题了。

    老百姓们不仅要满足他们物质上的生活,还要满足精神上的生活,现在方中愈和方孝孺每个人做的事情做了一方面方孝孺负责,老百姓们的精神生活方中愈为了满足他们的物质生活都在努力。

    “回陛下理论自然是在慢慢完善,但目前还没有很多具体的东西出来。方中愈之前提的那些建议陈也在尽量的将它完善一些,所以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出来。”

    “那就好,那就好,麻烦先生了,还请先生尽快的拿出一些完善的成体系的理论,这样也方便郑合天下万民交代。”

    “是陛下。”

    “方中愈关于你说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郑刚刚也把这个意思传达下去了,看来他们并没有什么抵触,也就是说每个部门还是缺钱的。他们也只想发展那些东西都需要钱,所以现在发展经济成为一个重中之重。之前你曾提出来的组建皇家银行的事,现在做的怎么样了?”

    建文皇帝也不懂,但是他只想这样的事情是可以存在的。

    现在他似乎对于方方中愈有一种盲目的信任。

    认为方中愈所提出来建议不管是好坏,至少在目前大明朝廷所没有的东西,他们都是可以支持的。

    当然支持的力度有大有小,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陛下,已经在做了,只是针对这套理论,不是太熟悉,只是隐隐约感觉到可以这样做,所以还得和其他的诸位大臣们,甚至是一些大家们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