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伊藤忠道一生醉心实业,到死也是单身一人,平时生意来往的人很多,真正朋友没有几个。

    石田崇光领着一帮人料理了他的后事,将伊藤的牌位供奉在神社时,众人一一鞠躬道别,几天没有开口说话的阿桑齐也是毕恭毕敬一鞠躬,“伊藤君,您是真的武士。”刘卫平非常诧异,想不到这个美国人还这么了解日本的文化。

    刘卫平第一次亲眼见到了教科书上所写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没有了伊藤忠道资助,他和石田崇光破解脑电波的希望破灭了。

    更要命的是林双棉还有两个月就生产了,刘卫平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石田夫妇似乎看出了他的窘境,经崇光教授介绍,给他在校刊社找了份校对的工作,刘卫平干的非常吃力,但是大家看在石田崇光的面子,就当白养了一个人。

    东京地价飞涨,什么都贵,林双棉工作几年的积蓄很快就耗尽了,同来的研修生个个慷慨解囊,可也凑不出几个银子。

    伊藤忠道死后,石田崇光性情也变了,月曜会名存实忘,石田崇光和中村纯一碰到一块只会讲些怪力乱神,越来越不着边际。

    刘卫平又想在校刊社认真打工先把林双棉安顿下来,又想着去实验室加把劲搞出个名堂来争取提前回国,整日首鼠两端,而且阿桑齐也经常看不到了。

    到了圣诞节前,林双棉早产了,半夜里羊水破了,刘卫平措手不及,林双棉更是不知道如何应付,刘卫平顾不得什么脸面去敲石田家的门,石田夫人出面找了个医院将林双棉先送进了产房,担保出院将费用交上。

    刘卫平站在一边,他出国前上过专门的外事培训课,知道日本人是不提借钱的,他一筹莫展,急的也快要跳楼了。

    刘卫平坐在产房外面的椅子上抓破了头皮,他甚至问护士有没有卖血的途径,护士立即断了他的念头,二十年前血库血头乱相不止,驻美大使赖肖尔遇刺输血感染肝炎曝光后,厚生省早就清理了输血地下市场。

    正在刘卫平绝望的时候,阿桑齐出现了,他裹着件风衣,什么话也没有说,从里面掏了个信封出来,递给了刘卫平,“这是美国朋友存在我这儿的,本来是等日元升值卖掉带回去的,先给你对付一阵吧。”

    刘卫平接过一看,里面是一叠日元现钞,刘卫平傻了,阿桑齐拍了拍他肩膀,“准备当爸爸了,祝贺你!”留下了呆若木鸡的刘卫平走了。

    护士将孩子抱了出来,“恭喜您,是个女孩。”刘卫平从来没有见过刚出生的婴儿,看着自己的女儿出生,心中五味杂陈。

    护士给他看过后便抱走给婴儿洗澡检查了,刘卫平进了产房,林双棉还躺在床上两眼睁的大大的看着屋是高压线下的土豆生长出来变成畸形,她将报纸剪了下来,回来给刘卫平看,刘卫平一看就光火了,“你是什么意思?是说我不对,刘思荃夭折怪我,我是你怀孕后才接触高电位治疗仪的,明明是你大着肚子没事朝实验室跑。”

    “那还不是为了你,是你鬼迷心窍靠着这个要出名吧?”林双棉也针锋相对,两个人大吵了一架,最后还是以刘卫平让步结束。

    1989年初,吵吵闹闹的大半年过去了,这期间阿桑齐还是像以前一样经常来看望他们,有时候也会帮他们调解一下。

    眼看还有一年就要回国了,刘卫平和林双棉讨论起学业结束后是去上海还是蒙特利城,两个人争的比上次更厉害,刘卫平搬出了报效祖国的大道理,描绘了改革开放的美好前景,还发誓回到上海出人头地再也不用过苦子。

    可林双棉就是不相信,她将父亲林森的遭遇又讲了出来,死活不愿再回中国。这次两个人吵得没有结果,刘卫平干脆搬出了租住的公寓,回到了集体宿舍。

    两个人就这么一直冷战,这期间,来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短短半年内,总数就将近八千人,刘卫平认识了许多新的朋友,不再将林双棉放在心上。不知从何时起,林双棉发现自己更愿意和阿桑齐讲心里话了。

    1989年6月7日晚上,日本东京大学中国研修生宿舍里面,刘卫平和来东大进行数字通信研修的同学们聚在一起,上海电话局的一封加急电报让一群研究生都傻了眼,原来6月7日上午日本政府突然颁布了日本人入华禁令,作为应对,中国政府决定立即撤回所有在日公派留学生,由驻日使领馆配合留学生所在单位完成。

    上海电话局在东京大使馆的配合下,最快的速度帮他们订好了回国机票,凌晨就要动身。

    在团长王鹏飞的房间里,众人吵作一团。

    “团长,我们答应给家里带彩电的,现在来不及采购了,能不能和大使馆或者电话局沟通,将回国时间宽限几天?”

    “是啊,是啊,家里亲戚朋友都盼着我们带点日本电器回去,这下回去怎么交代?”旁边的人附和道。

    “我的富士通程控交换机操作手册还没有翻译完呢,回到国内哪里能像在日本方便找到参考资料?”一个小伙子手里正抱着一本字典,他一边开会还在一边查单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