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步安想要弄清鬼气能不能代替灵力来用,就得从儒门六艺中选一样来尝试。他不假思索地选了乐艺,一来乐艺最简单,二来也因为有个现成的老师,就是宋青。

    这家伙刚刚白得了五两银子,步安一开口,他就撸起袖管,有种恨不得倾囊相授的干劲儿。他说:“子曰少时血气未定,及其壮也血气方刚,及其老也血气即衰……孟子曰夫志气之帅也,气乃体之充也……”

    步安不耐烦地摆摆手道:“别扯那些虚的!要想从头学起,我不会自己去翻典籍吗?你就挑管用的说。”

    宋青本能地想要说教,却想起怀里躺着的那锭雪白银子,一拍大腿道:“哎呀!六艺六艺,说白了就是想法子把丹田里那些灵力给弄出来嘛!”

    “这就对了!”步安笑道:“你再说说,怎么把丹田里那些灵力给弄出来?”

    宋青说,英灵投身的时候会冲开经脉,从哪里进去,便可以从哪里出来,这是笨办法,也是白了,小圆才是修行者自己,大圈是你上次说的那个布袋子!”

    宋青摊手道:“这么说也对。自己累了能缓过劲儿来,袋子倒空就没了,得等下次再装。”

    步安皱着眉头琢磨宋青的那套理论,突然翻了个白眼,想起自己压根没有布袋子,只有一只用来捡“死鬼”的背篓!心道:既然漫天英灵这么高冷,我也别自作多情,有时间不如多在六艺上动动脑筋。

    宋青说,习六艺是在“为往圣继绝学”,正是因为儒门修行者和英灵全都精通这些绝学,才不至于表错了情,会错了意。

    步安没明白他这句话什么意思。

    宋青便解释说,儒门六艺中,射、御、术为三拙,礼、乐、书为三巧;这是说,射箭、御剑和驭物都直来直去,礼乐书却需要通过修行者与英灵的配合来完成,在最妙的情况下,能达到神人合一的境界。

    步安若有所悟道:“我大概明白了,三拙都是硬功夫,有多少力气就能干多少活;但是三巧礼乐书没有具体的指令,最后达成什么样的结果,得要靠施艺者的发挥和悟性……”心里却想着,那些鬼气也不知道能不能听懂音律。

    宋青拍手道:“对呀!我那天一吹牧童曲,四下里就春意盎然,要是吹的镇魂曲或是战歌,那可又是另外一副情景。”

    步安举一反三道:“所以楼师姐字写得好,才能习书艺!换个鸡飞狗爬的来写,哪怕满肚子灵力一股脑儿倒在纸上,也不管用,对不对?”

    宋青觉得他说得好笑,咧嘴道:“说是这么说,可儒门修行者有哪个没在书法上浸淫过,只不过少有楼师姐那么精绝罢了。”

    步安也笑着点点头,他自己本来也对书法有些心得,但是到了这个世界,还从来没有被人夸赞过,可见在这里,是个儒门修行者都有不错的书法功底。

    这时候,祝修齐、楼心悦和方菲尔领着素素过来,招呼他们俩上路,随口问起两人在笑些什么,宋青就说,是在给步安解释三巧三拙。众人便一边赶路,一边接着修行的话题聊开去。

    祝修齐说:“三拙称拙,那也是跟三巧相比。你们看菲儿御物的本事,简直妙之又妙,哪里拙了?”

    方菲儿被大师兄夸赞,走路姿态都神气了不少。

    祝修齐又说:“御剑之艺自不必说,就单单这射艺,我苦学了十年,恐怕连个皮毛都没有摸到呢。”

    步安听得咂舌,心想:祝师兄看上去不笨也不傻,却说十年连皮毛都沾不到,看来这六艺不简单。他想起屠瑶说过,天下修行法门各有不同,便问祝修齐:道家和佛家都是怎么修行的?除了这两家以外,还有些什么样的修行人?

    祝修齐笑着说:“这就得问你方师姐了,她父兄都在军中,什么样的修行者没有见过。”

    芳菲儿客气了几句,才向步安娓娓道来。

    天下修行者以儒道释为首,另外两家也和儒门一样,有着明晰的境界和称号。别的诸子后人,譬如墨家、法家、杂家、纵横家,也都传承有序,只是远没有儒道释鼎盛;至于那些游侠儿和绿林草莽,就更加难成气候。

    步安问她,儒门有六艺,别的修行者又有点什么本事。

    方菲儿说,儒门讲英灵,道门讲魂魄,佛门讲轮回,说法不同,道理都差不多。

    道门有六玄,为咒符器丹阵风水,其中符、器、阵为外三玄,咒、丹、风水为内三玄。

    佛门有六神通,分作三大三小,方菲儿对佛门神通也不熟,只隐约记得有个小神通叫天眼通。

    祝修齐便帮着补充道:“似乎还有个天耳通。”

    宋青说:“那准还有天嘴通和天鼻通,天嘴用来大吃大喝,天鼻却不大妙,伤风感冒起来,打个喷嚏就要遮天蔽日。

    众人听了都大笑不止,方菲儿摸摸宋青的脑袋道:“我们这个小师弟啊,就知道吃。”

    “要是不用来吃,那他们长一张天嘴来做什么?”宋青理所当然地反问,接着又道:“还有,我是四师弟,小师弟可不是我。”说着还朝步安挤眉弄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