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荆的皇帝信佛, 所以佛门香火极为旺盛, 大城小镇中常可见僧侣设坛讲经说法。

    皇帝坐在车中摩挲着手中的锦盒,想起山寺里主持大师的话,满意的笑了起来。

    若能保佑大荆太平盛世, 他则会成为明君,彪炳千古, 名留青史。

    没有史册会记载一个明君在成为明君之前做过什么杀戮深重见不得人的事, 因为无需他去遮掩, 天下就会忘却。那些庸庸无为的百姓,那些口诛笔伐的史官,就会去替他辩解,替他粉饰。

    这便是手握皇权, 至高无上才能有的待遇,所以无数人抢破脑袋想要这个位置, 而他也是, 况且, 他还一如所愿坐上了这个位置。

    皇帝的心中无不自负, 从马车的窗帘望见街口高大茂盛的柳树下设坛的僧人,等他为佛祖添够了香油钱,想必连佛祖都会忘记他过去所做的一切。

    想到此处,皇帝敲了敲车壁。

    “陛下?”冯敬骑马跟在马车旁。

    皇帝:“既然主持大师的师弟慧光禅师想要为朕讲经,朕自然不能拂了他的好意,你去安排一下,待朕沐浴更衣就去见他。”

    冯敬浑身僵硬, 勒紧了手里的缰绳,喉结滚动,咬着牙关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一如寻常:“陛下,外面人多眼杂,已出来许久,还请尽快回朝。”

    皇帝道:“朕知道了。冯统领,你都快跟安喜公公一样啰嗦了,既然东西朕已经亲手拿到了,明日便启程回去,多停留半天一天不算耽误,传朕旨意吧。”

    马车外,冯敬艰难的应下,他的胸口有一封殷成澜的手书,此时却像寒冰,拉着他往深渊坠去,冯敬大口呼吸,这才好像从冰窟中浮了出来。

    他攥紧马鞭,在心底痛楚的说道:“最后一次最后一次”似乎重复着这句话,他才能继续下去。

    沐浴更衣,焚香洗手,罢了,皇帝换上俗家弟子的僧袍去见禅师。

    屋外重兵看守,冯敬持剑站在一旁,脖间青筋绷起,垂着头,用尽全力才让自己没有出声。

    屋里传来祥和的木鱼‘笃笃‘声,皇帝有意让里面的人等了一会,慢条斯理的拂平袍角,这才将一只手立在胸前,做敬佛状,推开了屋门。

    雕花的门扉缓缓张开,能看见屋中大片垂挂着的轻纱幔帐,随风翻飞如青色海浪,帐中隐隐能看见一人端坐在青纱后。

    屋门在身后阖上,轻轻的吱呀一声却不知怎么撞在了皇帝心上。

    他胸口一空,一种莫名的感觉涌入了他的四肢百骸,箍住了他的喉咙。

    青纱后的人没发出一点声音,却让皇帝下意识生出立刻转身离开的冲动。

    但他没走,位高者的骄傲与自负绝不允许他退缩一步。

    皇帝将手里的檀木佛珠捏的咯吱响,终于抬起步子向屋中走去,撩开一层又一层垂地的帐幔,嘴里说道:“大师久等了,朕”

    喉咙像是被骤然掐住,未完的话消失在了他惊恐瞪大的眼珠里。

    他看见死去多年的太子正坐在碧绿玉石的椅子上,玄袍逶迤曳地,手边摆着一只小几,煮着一壶清冽的苦茶,袅袅的茶香氲满屋子。

    一如经年之前,东宫大殿。

    殷成澜挽袖煮茶,眼皮都不曾抬一下:“皇兄来了,坐吧。”

    那一瞬间,九五之尊的皇帝突然发现,原来这么多年过去,他依旧是那个平庸不起眼的皇子,而这个人也依旧是手握百万雄师自顾游刃有余c无人能以才德匹敌的大荆太子。

    皇帝的眼里刹那间布出鲜红的血丝,手指紧紧攥着木佛珠,表情狰狞喘着气:“你竟然没死!”

    殷成澜不急不缓抬起了眼皮,望着脸色可怕浑身不住战栗的皇帝,微微一笑,悠然自得道:“皇兄还在人世,本宫哪敢独自下地狱。”

    皇帝一惊,心中翻起惊涛骇浪,他好像喘不过气似的,胸膛剧烈起伏,竟一副濒死垂扎的模样,他下意识想要抓住什么,攥住了一旁的轻纱帐幔。

    帐幔不受力,大片大片垂落下来,颠簸起伏,像不停翻涌的浪潮,横在了皇帝和殷成澜之间。

    青色渺茫的轻纱浪中,皇帝看见殷成澜缓缓勾起了唇,笑了,如同从血海深渊中爬出来的邪狞,带着切骨之恨重返人间。

    皇帝惊恐到了极致。

    屋外传来下人小声询问的声音,皇帝这才反应过来,一边往门口后退,一边怒吼道:“来人!抓抓逆贼!!!”

    他转身去开门,再过头时,原本坐在青纱中的人已经无影无踪。

    冯敬和禁军闯了进来,见此情景,也不多问,留下一部分人守着皇帝,自己带人冲了出去。

    皇帝被一名禁军搀扶着,弯腰弓背剧烈的喘着气,浑身被冷汗湿透,禁军配带的宽刀折射出他狼狈的样子,想到方才,他心里一阵发寒,太子没死,他竟然没死!

    冷汗滚进皇帝的眼里,染红了他的眼珠,他猛的直起身子,推开人,一把抽出禁军的佩刀握在手上,大吼道:“他不能不死,他必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