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事争端,而是看中了咱们手中的战俘?”高斯继皱着眉头在思考这件事,但是随着秦空投入全力去通过各种渠道去查探,这个消息是八九不离十。

    “副帅,这件事我们最好事先有一个腹案,不然的话副首相那边肯定会询问的。毕竟战俘的事情不仅仅涉及到民政,在目前的情况下,还是军方占据主导意见。”秦空道:“我已经和李绍周统计过了,目前工程队工地上有大秦战俘八万余人。他们本就是成建制的军队被我军俘虏,所以只要放回去,要不了几天重新武装就能够变出八万大军,加上他们国内剩余的精锐,基辅俄罗斯还能凑出来部分人手,组建其十几二十万军队是一点也不吃力的。这么庞大的一股战力如果投入战场的话那么必然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局势。”

    “你的意思是艾利多安最终还是选择重返拜占庭是吗?”高斯继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这个艾利多安还真是个人才,能够在纷乱的局势当中把握住最后一丝局外的力量,这一点是丝毫不逊色我等了。”

    “副帅的意思是答应他们?”秦空听到高斯继称赞艾利多安,道:“如果艾利多安真的这么多,有了陆军之后加上优势的海军,只怕阿姆杜拉根本就无法在拜占庭站住脚,一个搞不好那最后的十几万大军也会全部埋葬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这样一来的话大食帝国只怕会先一步崩溃的。”

    “你以为大食帝国还能撑多久吗?就算我们不放战俘,艾利多安也有其他的办法来打掉阿姆杜拉,那一道海峡就足够艾利多安彻底断掉阿姆杜拉和后方的所有联络通道。所以说阿姆杜拉比起艾利多安是差了不止一筹啊。”高斯继摇摇头道:“就算是只是封锁,阿姆杜拉也无法在色雷斯地区以战养战,大秦目前虽然已经没有战力来进行进攻,但是毕竟巴尔干地区是大秦帝国数百里的领土,是他们的腹心之地,光是一招坚壁清野就足够了。”

    “你去通知副首相,就说军方对于释放战俘没有特别的意见,让副首相从民政和运河开凿的角度出发去商议就可以了。如果民政允许的话可以释放战俘。”高斯继的这句话很明显就是直接告诉李成玉,战俘可以释放,但是大秦帝国必须付出足够的代价来换。

    秦空是强忍着笑意转身去办这件事,而很快刚刚抵达工地尚未来得及休息的李成玉一行就接到了高斯继的通报。

    “林部长,如果抽出这八万战俘,你们运河开凿会耽误多久?”李成玉此前一直在民政部作为杨秋的助手,在后者从内阁离开出任参议院议长之后执掌民政部并兼任了分管海外事务的副首相。所以他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基本上都是从民政的角度出发的。

    “如果将八万战俘全部抽调出去的话,那么运河工程队就只剩下最后的两万大食民夫还有我们从埃及本地部族当中招募的一万多民夫,这点人根本不足以支撑在年底之家将运河修过坎塔拉。”林远图指着绘制一新的运河沿线地图道:“只有过了坎塔拉之后我们才真正进入埃及北方地区,才能够拥有就近的淡水补给地点。”目前腓尼基运河工程在经历最艰难的一段路程,大部分工程其实都是附属的,要从很远的地方来进行引水,拜拉赫本地区的淡水资源根本就经不起十余万人和无数工程的消耗,迫不得已之下只能从外地河源以及雪山地区千里迢迢进行引水,这也是运河修筑每前进一步都那么艰难的原因所在,倒不是仅仅因为路途的原因,如果是在国内的话,依照徐安漠的运河疏浚公司的实力,只怕三个月就能完成任务,但是在埃及,三年徐安漠都不敢保证。

    “那如果我们分批释放呢?比如说将之前的四万战俘释放,然后扣押手中的这一批延后三个月或者是半年再释放呢?”李成玉一句话倒是让旁边的秦空想到了一个办法,笑道:“副首相这个办法好,依我看就这么和大秦使团谈判吧,除了大秦需要付出足够的代价来赎回战俘之外,还有就是确保对方不将这些战俘武装起来对付我大唐,战俘先期释放一半,剩下的半年以后再释放。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足够我们想办法从别的渠道调剂部分人手过来了,那样的话运河工程倒也不至于彻底陷入停顿。”

    “这样也好。”秦空的话让李成玉和林远图很快统一意见,在将后方和各地城池的主政官员安排妥当之后,李成玉和秦空一起开始飞速赶往腓尼基城,开始接手和大秦使团的谈判工作。

    不过在李成玉接手谈判之后秦空这边也收到了确切的消息,艾利多安果然率领自己的海军舰队从罗马城出发,开始提前一步朝着拜占庭而去,准备协助色雷斯地区的陆军尽量稳住局势。而远在伏尔加地区的哈穆德在和乌介汇合之后也得到了基辅俄罗斯那边进行最后的动员,调动最后的守备兵力南下大秦帝国境内进行参战。这也就意味着艾利多安的计划在一点一点实施,而且很显然的是艾利多安并没有把希望寄托在埃及的八万战俘身上,而是在使团正在谈判的同时进行第二步计划的准备工作。

    由于已经大唐这边已经有了定见,所以李成玉和对方的使团谈判的速度很快,在战俘赎回的价格上面,急于求成的大秦也没有讨价还价,以五十个金币一个人的价格一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