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今日之事,并不像立太子或是争论其他事情样,百官立场不同,吵的如火如荼恨不得打起来,今日但凡站出来的人,都对长安县子李易大加谴责,大概的意思就是那李易无法无天,以下犯上,在皇宫之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殴打亲王,这是国朝数十年来都没有过的恶劣行为,罪魁祸首李易,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慰民心,不杀不足以为人道……     在这个过程,他们又强调了蜀王殿下的凄惨,要不是蜀王殿下受伤太重,说不得会将他抬过来让大家看看,定能够拉到足够多的盟友。     和这些人相反,老将们则全都在朝堂上打起了瞌睡,吏部侍郎李明泽从始至终都表情平静,言不发。     这时,位年轻的御史站出来,本来要上去的某位秦相系官员脚步顿了顿。     这位名为宋朗的御史前些日子被陛下赏识,他说的话,分量必然更重些。     “陛下,臣弹劾京畿道监察使李轩,身为御史,没有履行作为御史的职责,知法犯法,和长安县子同殴打亲王,理应同罪……,还请陛下定夺。”     宋朗的话说完,静静的立在那里,朝堂上的声音忽然间小了很多。     御史台的几位上官心里同时咯噔下,心暗骂,这个宋朗,还真是胆大包天,这件事情,是能在朝堂上提的吗?     宁王可就这么个儿子,真要是被“同罪论处”了,恐怕要不了多久,他们御史台的官衙都会被人给拆了!     秦相的官位够大吧?     秦相系的官员平日里在朝堂上够嚣张吧?     可他们刚才没有个人提到李轩世子的事情,不是因为他们忘了,而是因为他们不敢!     不仅仅那些御史们心暗骂宋朗,刚才开口要重惩李易的官员脸色也有些发黑。     这个愣头青,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本来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事情,被他这么闹,必须得放在台面上说了。     第个开口的礼部侍郎再次硬着头皮站出来,说道:“大家有目共睹,长安县子李易才是此事的罪魁祸首,李轩世子,可能只是被他蛊惑了而已,更可况,他也并未对蜀王殿下造成多大的伤害。”     年轻御史宋朗的句话,使得朝堂之上风向骤变,从要为长安县子李易定罪变成了为宁王世子李轩脱罪,直让众官员看的心暗自鄙夷。     位年轻的官员看着朝堂上众位官员摄于宁王的威势,竟然能够脸不红气不喘的说出如此违心的话,心又感叹又失望,宁王又如何,能大的过陛下,大的过国朝的律法吗!     想到自己寒窗苦读十年,誓要用尽自己所能去报效国家的崇高理想,年轻官员的脸上浮现出丝坚定,大步的站出来,说出了自己的声音。     “臣附议!”     ……     ……     看着朝上无数官员的表演,景帝终于挥了挥手,位宦官从袖取出了张折子,走下去,递给了站在百官前面,从未开口的沈相和秦相。     自古以左为尊,因此,左右二相之,虽然秦相在朝势大,但真要论起来,沈相的地位要高上些。     沈相接过折子,目露疑惑的打开,片刻之后,脸上的表情变的有些古怪,将折子递给了旁的秦相。     看到沈相脸上的表情,秦相心不由的升起了丝不妙的预感,接过他递过来的折子,视线投了上去。     片刻之后,当折子从秦相的手传出,他的脸色也开始变的有些难看起来。     随着这张折子在百官之流传,殿内惊呼吸气的声音就不绝于耳,百官脸色各异,逐渐的,朝堂竟然诡异的安静下来。     不少朝大员的目光都隐晦的望向了秦相以及亲近蜀王的官员,虽然没有明说,但其的意思却不言而喻。     作为成年皇子,居然主动欺负位年幼并且痴傻的公主,陛下病重之时不仅不在宫尽孝,反而在府开起了宴会,联想到蜀王之前的作为——————秦相你们说说,你们想要辅佐上位的是个什么东西!     真要是让此等性情的人当了皇帝,许多官员都觉得自己的生命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这只是折子上的点。     除此之外,长安县子的间歇性癔症又是怎么回事?     这张折子是从陛下那里传来的,真实性不用怀疑,又有太医署作证,长安县子的病也应该不会有假——————长安县子居然患有癔症,之前从来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情,不过这样以来,众人心的谜团终于得到了解释。     难怪他会做出这样的事情,除了疯子之外,个正常人,怎么会在皇宫里面,当着武百官的面殴打亲王?     李轩世子向来和他走的近,莫不是被那李县子传染了?     不过,殴打亲王就是殴打亲王,癔症并不是能殴打亲王的理由,虽然会酌情减轻责罚,但蜀王到底是被伤成了那个样子,若是轻描淡写的揭过,皇家颜面何存?     可是——————痴傻的永宁公主怎么会突然被他治好了?     永宁公主的病情,朝官员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年之前,陛下为了治好永宁公主的失魂之症,下令遍寻天下名医,甚至不惜许下重赏,奖赏丰厚到任何人都会心动,但可惜就连太医署都认为公主殿下的病是不治之症,无数名医也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