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报,我根本不知道您的产能。我本是预估您的工厂在约定之日前能完成五千支,那就是巨大的胜利。可能要到明年,834厂和835厂才能稳定生产。”

    “呵呵,看来是您嘀咕了人民的力量。”

    乌莫夫长叹一口气:“是啊!您一定是给我提交这份文件的,您也非常高兴所以亲自来了。来了也好,我们可以喝上一杯伏特加庆祝一下。”

    “酒?大可不必,我还有别的事想向您问问。我甚至还有一些额外请求。”

    “哦!您慢慢说。”

    杨明志搬来一把木椅,隔着堆满文件的工作桌面对着乌莫夫。

    “州长同志,我想知道其他工厂的状况。您知道的,上级需要至少三万支,而且越多越好。现在,大家的产能如何了?”

    “情况还不错。”乌莫夫欣慰的说,“那几个工厂毕竟是专业生产轻武器,战前他们是民用工厂不假,战争已经一年半,那些工人已经被锻炼得经验丰富。其实不依靠你们,其他工厂就能完成任务。”

    “啊……”杨明志长叹一口气,“我也是低估了城市的产能。”

    “其实到现在,其他工厂已经完了八千支,也许您可以去步枪厂看看,那里的枪管生产关系到所有工厂的产能。您知道他们的枪管产能是多少吗?”

    “我不知道。”

    “哈哈!一天三千支!”

    “三千支?!”这个数字难道不会令人震惊?!杨明志就是瞪大了双眼。

    乌莫夫一副明白人的面相:“当然,这些枪管各有用途的。它们会被截断成不同的长度,在被统一拉出膛线。”

    听其说了这么一点话,杨明志就基本明白了。

    苏军的大部分枪械的子弹都是一样的口径,也就是说枪管是可以通用的。因而原始枪管可以做得特别长,之后按照实际需求截断。这样的加工方式自然带来不错的效率。

    因而三千支枪管的日产,必然是一部分投入到突击步枪的生产中。

    现在,距离约定之日还有四周的时间,只要未来时间完成任务就能交差,现在看来必然是可以较差了。因为新西伯利亚已经完成了要求三万支中的一万支。

    很显然枪械的产能会进一步提高,杨明志不禁估计,最终约定时间内的产能,可以达到五万支!

    这就是苏联的生产能力,也是新西伯利亚市的生产能力!

    杨明志欣慰的同时,他也知道新兵器肯定要迅速装备部队,所装备的必然是自己的三个老部下的新编步兵师。

    他试探性的问:“接下来,武器会很快运到部队手里?”

    “对的。”乌莫夫回答说:“上级有这样的要求,这件事您就不用多管了,我会做好。您既然有超过两千支现货!正好,明天我差人去取,每一支都会在军队靶场接受检测。一旦合格就运给部队。合计一万支,正好装备一个师了。”

    细节部分乌莫夫懒得说,他估摸着自己也用不着多说什么。

    杨明志摇摇头:“我怎能不管呢?您可能是碍于机密的原因不想告诉我,其实我明白一切的内情。接受部队的情况我也非常清楚。您把新枪运过去也好,我很快也会去亲自考察,会和那几位师长聊聊,亲自指导当地士兵如何使用。”

    “啊……既然您都知道。好吧,好吧……”

    “还有一件事。”杨明志补充道。

    “您请讲。”

    “我是来问您要粮食的。我将能保证产能一周四千支,而且本周总产能就能达到三千五百支。这些都是工人们的功劳,我们必须犒劳他们。所以我需要一些牛肉的供给。”

    一提到物资供应,乌莫夫立刻坐正了身子:“牛肉?您的科学院有牛肉供应。工厂也是一样的。难道工人们不曾吃肉?”

    “是量太少!”杨明志大声说:“她们拼命生产就是巨大的消耗,若是没有足够的粮食,以后产能跌到周产两千也是可能的。那才是最糟糕的结果,所以工人们必须吃更多的食物,尤其是肉。”

    “可是……”乌莫夫有些犯难。

    他乌莫夫有着很大的地方实权,他被斯大林所信任,地方上的物资调运乌莫夫因而可以一定程度的插手,有些事也着实需要乌莫夫亲自去管。

    对于新西伯利亚,物资调配部门的人每天都生活在巨大惊人压力中。各种物资的调运和分配要达到一个最佳程度,任何时代都是繁杂的工作。

    何况现在的战略物资很不充裕,例如食物,粮食都向更重要的工厂倾斜,一些次要工厂的工人,他们每天可能只能啃一公斤土豆应付。

    别列科夫要更多牛肉可让乌莫夫有些难以回答。

    “难道我们缺乏牛肉?”杨明志问道。

    “是……是的。您的工厂人数很多。”

    “可是您要知道!我们将要使用新式武器展开一场大规模的行动!”杨明志突然加大音量,吓了乌莫夫一跳。接着杨明志又凑过连去,耐人寻味的语气轻轻嘟囔:“谁将解放斯摩棱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