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笔下文学 』,。     深夜,秋虫不住的鸣叫着,安邑县一处宅院中,烛火摇曳。     郭嘉已靠在那里睡着了,这些天他可是累坏了,孱弱的身板有些承受不住了。     张辽还没有睡下,他在查看暗影司和斥候这几天打探来的消息,主要都是郡丞和几个掾史的情况,包括他们的名姓c来历c政绩和风评。     他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自然是从人事上烧起,治事先用人,如果不能掌控这些郡吏,那么一切的想法和政令都是虚谈。     不过太守麾下郡吏众多,包括纲纪c监察c门下c诸曹四类,总计不下近百人,张辽不可能一把火全烧光了,否则他这个他太守也没搞头了。     所以他要从最重要的几个职位烧起,可用的留下,不可用的扫除。     好在张辽也曾担任过雁门郡吏,对其中的内幕情形了解很多,下手也能直抓要害。     太守之下,第一副手是郡丞,秩六百石,铜印黑绶c辅佐太守综理郡政,太守缺位或不能理事时,郡丞代行郡守职务     其余则是郡吏,也就是诸曹的掾与史,都是从本地征辟。掾c史分曹处理郡政,掾为正职,史为副职,但也有仅设史者,如功曹就只有功曹史,而不设设掾,则史为一曹之长。每曹又有办理文书的书佐。又设三老,帮助推行政施和教化。     郡吏之中,功曹史c五官掾和主簿地位最高,权力也最大,称为纲纪,秩二百石。其次是五部督邮,分为东西南北中,各自监察郡下数个县的官吏,权力也很大。再其次就是贼曹c决曹c户曹c仓曹c法曹等掾史和书佐了。     时间紧迫,轻重有序,张辽首先盯上的是四个职位,郡丞,功曹史c主簿和贼曹。     按说郡丞与他一样,都是中央任命,空降到郡中,都是无根之木,作为太守的副手,如果郡丞不得太守信任,其权力不足为道。     但他手下的这个郡丞王邑却有些特别,在河东太守空缺的一年多里,王邑一直代理河东郡政事,已然算是扎根了,而且王邑曾任离石长,离石为河东郡二十县之一,所以王邑也算是老河东了。     而且他看到王邑的资料,祖籍是北地泥阳人,与李傕是老乡,而王邑从离石长担任郡丞,也是李傕在河东讨伐白波之时,所以他不得不怀疑二者之间是否有什么关系。     不过从王邑一年来的风评来看,还算是不错的一个官吏,与地方豪族相处的很好,也比较勤恳。     时间仓促,暗影司打探到的消息也不多,从现有资料来看,张辽对王邑这个郡丞还是比较认可的,虽然没有魄力化解痼疾,却是一个为民务实c奉公守法的官吏。     如今,张辽只看他听不听话了,如果老与自己唱反调,那就不能留了,如果能与自己一心,那就是一个很好的执行者。     所以张辽先把郡丞王邑放下了,他还要再观察一段时间。     除了郡丞,接下来就是功曹史,看到功曹史卫固的资料,张辽一下子皱起了眉头。     功曹史是郡吏之中第一人,主管人事,掌管其他掾史的考核c赏罚和任用,更可参预一郡所有政务,被称为太守府中丞相,尤其是功曹史几乎全是本地豪族出身,根深叶密,太守执政最为倚重于他,很多地方的功曹史甚至能完全架空太守和郡丞,令二者只能无为而治。     后汉中期以来,地方豪族日益壮大,朝廷权势日衰,各级地方县令郡守有任期,而掾史僚佐多是豪族世袭,连太守举属僚c举孝廉,都要依据地方大姓操纵的乡论,因而地方政权可以说是被当地大姓与冠族控制的。     甚至不乏太守与功曹史不和,而太守最终败北调离的先例!只因朝廷要依靠地方豪族维护安定,不得不妥协。     可以说,后汉中期以来,郡吏与豪族是密不可分的,豪族举荐子弟成为郡吏,而这些郡吏反过来维护豪族利益,结成了一张密密的网,难以打破。     如今张辽手下这个功曹史也是豪族出身,名叫卫固,字仲坚,大约二十七八岁,性格强势,出身河东卫氏,河东首屈一指的豪族。不过此卫氏与卫仲道所在的卫氏却不是一家。卫仲道是诗书传家,而卫固家族却是豪强出身。     卫固担任功曹史以来,郡丞王邑一直与他妥协,卫固操控地方里举,大肆任用族人,如今郡吏之中竟有十数人都是出身卫氏,这一股势力不可小觑。     尤其是卫固占据着盐池之畔大片盐田,族人多有侵占民田之事,更筑有一处大堡坞,私纳了千数部曲,加上宗族c宾客c附民,堡坞中足有数万人,钱帛山积,富逾王公。     用人c盐田c民田c部曲c附民,这些都是张辽下一步要施政的重点,必然要触犯卫固的利益,所以卫固此人不能留。     只是这卫固在乡里很有威信,一来他常用征敛的粮食金钱赈济宗族乡里,资助乡里民众的婚丧嫁娶,受到乡里拥护。这也是豪族最常用的一众方式,如张邈c鲍信c王匡等莫不如此,所以才能在地方募兵,受到众人拥护。而卫固也将这一点用得极其到位。     二来就是河东多异族和匪寇劫掠,卫固趁机私纳部曲,借用宗族武装来保护乡里民众免受战乱之苦,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