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笔下文学 』,。     董卓夜袭青风岭渡口?!     王匡霎时间睡意全无,一下子爬起来,披头散发的急匆匆赶向县府大堂,心中犹自有些不信。     到了大堂里见了几个凄凄惨惨逃回来报信的士兵,其中竟然还有两个是王匡认识的,正是白日里派往青风岭渡口驻扎的守军!     王匡才一下子确信了董卓夜袭的消息!     怎么办?!王匡一下子有些懵了!     要知道,当初无论是袁绍麾下的几个谋士还是他们几个诸侯,都一致认为董卓如今四面楚歌,兵力捉襟见肘,绝不会主动开战,唯有先谨守雒阳八关,扫平白波c安抚关中和朝堂,至少还有数月时间,何况朝内还有郑泰c伍琼c周毖等大臣暗中援助,阻止董卓出兵。     此次董卓在平阴和孟津大张旗鼓,他们都认为是虚张声势,分开兵马也只是以防万一,谁能料到董卓会发动突袭?     王匡一时心乱如麻,直到身边郡丞提醒他,他才回过神来,急忙吩咐:“速速去请崔使君来。”     他口中的崔使君是西河太守崔钧,乃河北名士,出身博陵崔氏,乃原太尉崔烈之子,颇有谋略,为王匡所敬重。     不多时,一身文士服c头着缣巾的河太守崔钧快步而来。     王匡急忙说了青风岭渡口的情况,崔钧脸色一下子凝重起来,又询问了一些细节,沉声道:“渡口未动而后方遭劫,此必是迂回突袭,况董卓的羌胡兵作战一向凶猛,青风岭渡口危矣。”     王匡一下子急了,他最近一直在招兵,但直到如今手下也只有四千八百多兵马,而青风岭渡口就有三千多,一旦那三千人全军覆没,他的实力就去了大半,哪还有资本作为一路诸侯!     “不行!一定要派兵增援!”王匡断然道。     崔钧摇头道:“公节慎重。”     王匡沉声道:“如今董贼主力都在河东与白波作战,雒阳留的不过是收编的人马,战力不强,便是突袭,吾布置在渡口的三千兵马也并非没有抵抗之力,韩浩一向谨慎勇敢,何况还有一千凶悍的黑山贼,董卓没那么容易得手,此时必然还在鏖战,只要速速派援军过去,事有可为。”     “这”崔钧也迟疑起来,王匡的话不是没有道理,他虽然感到有些不对,但也说不出什么。     而且青风岭渡口位置确实很重要,一旦被破了,河阳城也就危险了。     就在他迟疑之时,王匡已经着急下令:“速速命方悦带一千兵马连夜赶赴青风岭渡口增援!”     崔钧叮嘱了一声:“沿途一定要小心,以防董贼伏兵。”     王匡摆手道:“无妨,东面河阳津有袁车骑大军在,董卓岂能分出如此多兵马埋伏,料想突袭青风岭渡口的兵马不超过三千,便是有埋伏,也在临近青风岭渡口一带,吾命方悦小心便是。”     崔钧道:“调出一千兵马,如今河阳城只余下一千多兵马,防御空虚,可向袁本初先借些兵马来守卫河阳城。”     “正该如此!”王匡一拍手:“天明之后,吾便派人去见袁车骑。”     王匡和崔钧对董卓能派出突袭青峰岭渡口的兵力估计没有错,就是三千左右,再多了如今董卓也确实派不出。     而且因为雒阳有内线,关东诸侯对董卓麾下各路中郎将和校尉的行踪和防守地点都有掌控,对小平津他们自然也有了解,一个外放的文士做都尉,不值一提,他们更多的关注的是孟津的胡轸。     至于张辽,这个二十岁出头的军司马,他们完全没有在意。     但无论是王匡还是崔钧都没料到,就是这个籍籍无名的军司马,年纪轻轻的小子,居然带着三千人,连夜突袭,在一个时辰内解决了青风岭渡口战役,并毫不停顿,闪电般的连夜扑向河阳城!     其果决胆大程度,令人不可置信。     王匡派往增援青峰岭渡口的方悦刚出城不到八里,就被张辽带兵伏击!     当初董璜给了张辽二百把强弓,张辽没有浪费,从军中抽调懂得射术的士兵,凑齐了二百弓箭手,一百归在精通射术的杨汉手下,另一百则由张辽亲自统领。     此次伏击,杨汉在北,张辽在南,王方麾下的五百羌胡兵由赵武率领,在西,高顺则率五百人在东,断后。     在匆忙赶路的方悦与一千援兵进入埋伏圈后,杨汉的麾下的一百弓箭兵和张辽亲领的一百弓箭兵首先发动袭击,随后高顺的五百并州兵和原本王方手下的五百羌胡兵东西夹击。     这一千援兵在沉睡中被唤醒,肢体都还没恢复过来,睡意朦胧,正是状态最差的时候,猝不及防之下哪能抵抗,几乎是瞬息之间就大举溃败!     看着此地战局已定,张辽彻底疯狂了一把!     他留下五百羌胡兵归高顺指挥,让高顺负责这里的伏击,他则与赵武和杨汉脱离出来,先命杨汉带十几个人扮作河内兵再次去河阳城求援,只说方悦在途中遇到五百贼人袭击,短时间内不能取胜,怕误了增援大事。     与此同时,张辽又命赵武带了四百人在距离河阳城三四里处埋伏,他则带了五十多精锐疾奔河阳城!     左慈已经去打探了河阳城的情况,河阳城只是一个县城,因东汉安定一百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