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万万没想到。     风平浪静还没两天,诗词圈子瞬间爆炸。     天才可不是吹嘘出来的,而是得到承认的。     特别是朦胧诗作品得到了许多人的模仿,隐约有着引领新时尚潮流的痕迹,而绝大部分的模仿者,对于创始人都是保持尊敬的。     当他们写出来的作品,在跟顾城的相比,瞬间高下有分。     顾城,够天才了吧?     北岛,似乎也很厉害。     闻一多?那几首现代诗?     瞬间将所有的光环全部聚集在莫卓思一个人的身上,那一刻,简直照耀世人。     私人庭院里。     微风吹过庭院养鱼的小湖,湖面波光粼粼。     “老松,这小子你在文坛杯见过吧?”荀叶宇留着一撮白嘘嘘的胡子。     王洪松满是皱纹的眉头微微皱起,“见过,听说结束的时候还闹得沸沸扬扬的,不过当时我走快两步。”     “这小娃必须揽入我们的协会啊!”荀叶宇喝了一小口白桦茶抿着嘴道。     “以前找不到人,我已经让陈旭去找他了。”王洪松作为华夏文坛协会副会长,在前一阵的新闻报道里,宣布了朦胧诗是一种新时代诗词类型。     荀叶宇是徐洲城协会分部总负责人,他咧嘴笑道:“新的时代要来了。”     王洪松拿起紫砂壶到了一些茶到两人小杯子里,有些惊讶问道:“新时代?”     “你看的是大局,我看的是细节。”荀叶宇解释道:“为什么圈子里有很多人没法接受朦胧诗?”     王洪松没有说话,他能坐到现在这个位置,也注定不能说随意乱猜。     即便是猜了,也不能说。     荀叶宇微微一笑,他没有这个顾忌,因为他有恃无恐。     “因为他们怕了,怕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怕自己老了。”     王洪松心里头微微一紧,他跟荀叶宇的关系很好,一方便是私人关系,其次则是相互欣赏。     比方说这一番话,虽然有些过激了,但并不是空话。     “有那么严重?”王洪松抬头微笑地说道:“没那么夸张。”     荀叶宇笑着摇了摇头,“世界是我们的,但终究是他们的。”     王洪松眉梢轻轻一动,大概是常年身居高职,他不太喜欢听这种话。     当然,两人的交情颇深。     也不是一两句话能够动摇的。     所以荀叶宇才敢说,他笑道:“这小子好像还写了一本小说,董帆都给他推了。”     “董帆?”     圈子就那么大,董帆当然他们都认识,到了这个高度,他们履历不会比当下畅销作者差,只不过董帆代表的是畅销市场,而他们代表的是官方立场。     “照这样说,这小子还真不是一般人啊!”王洪松也忍不住夸奖道。     毕竟董帆两个字,还是有那么一点影响力的。     朦胧诗是一种新体裁,几乎可以肯定今年新风尚奖名字定下来了,即便有人能写出更好的诗,也不能磨灭顾城的贡献。     王洪松开玩笑道:“那小子有点意思,他好像说追捧顾城,北岛,跟他没关系是吧?”     “你觉得是炒作?还是真的?”荀叶宇笑问道。     “你真的认为他是那种偏执的天才?”王洪松反问一句。     两人相视而笑。     他们都明白那是什么意思,这圈子里面很多人自命清高,一心只读圣贤书,甚至视名利为粪土。     有几个是真的?     又有几个是假的?     站在不一样的角度,看待问题自然也不一样,王洪松宁愿对方是做戏,因为才华是真的,有那样的心机在这个市场能容易站稳脚。     但如果真的是那种偏执的疯子,脑子里住着好几个人,全都相互排挤,甚至不承认是自己的作品。     这种人,要么走上巅峰。     要么跌落深渊。     荀叶宇那斑白的眉毛微微挑起,似笑非笑地说道:“万一是真的,那么就有戏看了。”     “你啊,口口声声说看戏,实际上比我还要关心。”王洪松打趣地笑道。     荀叶宇缓缓搁下茶杯,理由当然地说道:“那肯定,徐洲出来的人,那就是我的人。”     “我可不想事情搞得太复杂。”王洪松微微摇头。     荀叶宇倒吸一口气,“我倒是希望,他是个疯子,而不是天才。”     两人对视,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当所有眼球都聚集在莫卓思身上的时候,他却一个人站在单位的楼顶,吹着微风。     心里头无数感触。     莫卓思嘴角带着一抹苦笑,像是难堪,又像是自嘲。     “终究,还是逃不过庸俗。”     “逃不过名利。”     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一只纯黑色的猫,站在危险的边缘,踏错一步便会摔落深渊。     莫卓思一个人自怨自艾,又像是在跟这只猫倾诉心声。     “老哥,你说我这样做对不对?”     那只猫透亮的眼睛盯着他,一动不动,极有灵性。     莫卓思呲牙一笑,像个孩子一般笑了出来,他知道今天过后,自己的人生就将彻底改变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