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笔下文学    】     苏乞年轻笑一声,摇摇头,又点点头,他看向静笃道人,平静道:“路总是要走的,大世已至,总要有一些改变,也总要有一些人先走。”     他说得平静,但静笃道人却从中感受到岿然不动的心意,从当初在逍遥谷中,他就知晓,这一位一旦定了心意,便是天塌地陷,也不能改变。     可惜,这当中真正的缘由,苏乞年不便透露,无论是即将归来的九大妖圣,还是来自浩瀚星空的妖族新贵,这天下已然暗流涌动,人族已经岌岌可危,在四海诸妖国的环伺之下,已经如瓮中之鳖,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或许,苏乞年并不在意这整个江湖如何,他秉承光明心,但求问心无愧,他不是圣人,亦有七情六欲,在他的背后,站了太多人,想要守护眼前的一切,有些路就不得不走,即便行路难,多歧路,也要一路横推下去,否则等到时月将尽,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切归墟,而无能为力。     片刻后,看苏乞年渐渐消失在远方朝阳下的背影,静笃道人忽然感到,那一道身影是如此孤独。     林老爷子夫妇并不能理解苏乞年与长子之间的对话,但也明白,此去庐山,多半不会风平浪静,这其中的诸多因缘,已经不是他们所能够理解的了。     成庐县百里外,庐山。     这是一座能有数千年的古山,高有近千丈,可谓一山飞峙,斜落而俯视着万里长江,侧影千顷阔湖,山明水秀,岚影波茫。     在这庐山上,坐落着能有近两千年宗史的庐山派,为庐州境内第一武林大宗。     这一天,于整个庐山派,乃至庐山而言,都是极不寻常的,空气凝滞,百兽蛰伏,到处都弥漫着一股沉凝的气氛。     庐山脚下,八名庐山年轻道士背负长剑,神情肃穆,又有些惊惧,守在上山的入口处,当知晓今日他们要在这里等候什么人之后,没有人可以心平气和,若是在昨日之前,他们或许会心神振奋,但在三太上与大长老等人昨日从天而降,落到山脚下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明白,今日于他们庐山派而言,或许是千年未有的劫数,稍有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     等到朝阳完全自天穹尽头升起,庐山脚下,有年轻道士浑身一震,喃喃道:“来了。”     只见远方山路上,一袭粗布白袍的身影负手而行,缓步而来。     虽然其脚步看上去很慢,但每一步落下,都诡异地出现在十丈开外,如同缩地成寸一般,这种身法,令八名庐山年轻道士目眩神迷,却又无比警惕,因为他们知晓,这一位今日降临庐山,或许并非是带着善意而来。     不过十息之后,那道传说中的身影就出现在了八人面前。     近在数丈之地,八名年轻道士真正感受到了眼前这传说之人的气息,那无形中的气质,并未令八人感到盛气凌人,乃至高高在上,反而有一种温润如玉感,但正因为太纯净了,如同这世间最纯净的光,点尘不沾,令八人不由自主地自惭形秽,甚至连目光,都不禁从其身上移开,仿佛多看一眼,都是一种亵渎。     “见过光明龙王,掌教已经等候多时,请随小道上山。”终究,一名年轻道士硬着头皮躬身一礼,开口道。     “多谢,有劳。”     苏乞年开口,倒是令几名年轻道士心中一震,这一位比想象中更加温和,倒是难以想象,昨日归来的三太上等人,居然那般凄惨。     不过眼下,这一切都不是他们区区几个后辈年轻弟子所能够主掌的。     数息后,看苏乞年在一名同门师兄的引领下,登山而上,剩下的七名庐山年轻道士彼此相视一眼,皆从各自的眼中捕捉到了浓浓的艳羡,以及感叹之色,年轻一辈,当以这一位极尽灿烂,一人耀世,年轻一辈无人可敌,甚至身份地位,都足以称得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于江湖武林中人而言,尤其是年轻一辈而言,很多时候,这都是他们在想象中,也难以达到的巅峰所在,而今,这样一个不过弱冠之龄的青年,却远远走在了他们前方,超越了他们的想象。     庐山之巅,黄龙潭前。     一座道观古朴庄严,屹立在能有三十六丈方圆的黄龙潭前。     相传,庐山派初立,这黄龙潭中曾有龙影浮现,集聚天地瑞气,元气滋养之下,庐山才有了而今的灵动之气,这近两千年来,孕育出来了不少天地灵材,令得整个庐山派受益匪浅。     一炷香后,黄龙潭前的山道尽头,就浮现出来了两道身影。     轰隆隆!     也就在这一刻,庐山道观经年的,包浆温润的金丝楠木大门,在一阵轰鸣声中缓缓洞开。     以庐山当代掌教钟离真人为首,两名身着紫金道袍的太上长老相随左右,再往后,就是以庐山大长老为首的九位庐山长老,只是昨日在林家府邸前的二长老,以及那一位被苏乞年一掌镇压,跪伏在地的三太上并未现身,显然伤势太重,并未能现身相见。     在距离庐山掌教钟离真人等人身前十丈之地站定,苏乞年眸光平静,轻轻扫过眼前的十二人,毫无疑问,这已经是整个庐山派所有的底蕴,以掌教钟离真人为首的三大顶尖元神,以及以庐山大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