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秋天的时候那个人去拿了稻种,回家播种,等到来年,居然大丰收,在这一段时间里,他的田和别人家的田一样,都经历了各种旱情涝情,别人家的稻田都欠收甚至颗粒没有,但是他家的稻谷依旧丰收。z z     他觉得太神奇了,一定是佛祖显灵了,于是将自己的稻种由来,都告诉了大家,大家开始一起为宝岩寺修路,并且也将自己家的秧苗挑过去,等到了秋天,秧苗所获得的稻谷,一半归寺里,一归种的人。     而有些人种珍珠米,有些人种碧糯米,若是在宝岩寺里遇到了,也可以互相交换来种,虞城也因为宝岩寺的出现,渐渐的富庶了起来,稻谷的名气渐渐大了起来。     “那现在小李庄所用的稻种,全都是来自宝岩寺吗?”安心好奇的问起来,对于这样的典故,她最喜欢听了。     “因为百姓人数越来越多,但是水田面积有限,几十年前,每家每户都能得十斤稻种,但是到了现在,每家最多也就只能得一斤稻种了。今年轮到大头家送秧苗了,因为地方有限,所以我们都是轮着来的。反正到时候收了稻种,大家都有份的。”     安心若有所思的摸了下巴,朝着王卓云眼睛,心里在想,一定要去宝岩寺这么奇妙的地方,怎么能错过呢?     “大妹子,说来也奇怪,宝岩寺那块地基,以前是块石头,几乎寸草不生的,但是自从有了宝岩寺后,居然大变样,不但能种田,宝岩寺的后山,还有一大片机子林,那机子现在正是好吃的时候呢,红红的果儿,绿绿的叶儿,漂亮了。”     “那我们也一去,对了,机子是什么呀?”安心疑惑的歪头问道。     李大嫂眨眨眼睛,这名字大家都这么叫,她也不晓得,李大头憨厚的笑道:“等你们去知道了,反正我们都叫它机子,至于有没有别的名儿,我们也不晓得了。”     “好呀好呀,我们出吧!”     王卓云宠溺的摸了摸安心的头,他家这小娘子,真是天生的吃货,一听到好吃的那眼睛立即都放绿光了。     等安心随着大家一起来到宝岩寺的山底时,抬头一,好长的石梯呀,弯弯绕绕,一直穿入了云霄里,而他们现在抬头,只能处一点寺庙的塔顶。     众人就算都是经常干活的,但是这么长长的石阶爬下来,也是累的气喘吁吁。     他们用走的都这么累,更别说旁边居然还三跪九磕上去的,这心得有多诚呀。     整整走了半个时辰,他们终于到达了宝岩寺,此刻已经人头攒动了,到处都是人,香火鼎盛的不得了。     安心仔细注意脚下,果然现庙前几乎都是依据石头而建立的各种建筑,几乎很少有花草树木,那庙宇当真是用整块整块的大青石建造而成的。     当安心岩寺的那块水田时,不由瞪圆了眼睛,她,她什么?     突然她笑了起来,终于明白宝岩寺的和尚,为何能在大石头上面种田了,因为这根本就是人造水田。     古人不懂,还真以为这些和尚是神呢,居然可以把石头化成水田。     不过能想到这一点,这些和尚也挺聪明的呀。安心跟着众人一起挑着秧苗,顺着那石阶而上,最终田的表面,已经有许多人从知客僧那里领了牌子,在那里莳起秧来了。     王卓云靠近过来悄声道:“你想到什么了?”     安心将自己的猜测告诉了他,他下了田梗,前后左右观察了下,然后朝着自己的小娘子竖起了大拇指,只是他想不通的是,这人工水田在石头上面,那水源肯定是另外运输,如何保证旱涝,如何保证一定丰收?     听小李庄的族老说,这近百年来,宝岩寺的稻种可都是成倍数增收的。     安心撇了撇嘴,快爬上水田,蹲下来,捧起一汪清水,放到鼻尖闻了闻,脸上的笑意味就更重了。     如果她没猜错的话,庙里的某位,或者负责这块水田的人,肯定是有空间的,而且有一汪灵泉。     那水定然也是能提高农作物质量的。     不过她没有说出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既然那个人是用在有利于百姓的事情上面,她又何必挑破呢?     等李大头虔诚的将秧苗插完,便派他媳妇带安心去寺后山的机子林。     当他们过去的时候,后山机子林里,已经排了老长一条队伍了,在机子林旁边都设有护栏,只留一道小门可供两人同时出入,有和尚在那里登记。     “李大嫂,难道还要收钱不成?”     “大妹子,不是收钱,是放福袋,来这里的人,一部分是为了观察机子成熟时的美丽风景,一部分人是为了采摘些机子果回家吃,当是沾了宝岩寺的佛光保佑了。”李大嫂解释的时候,安心踮着脚,正好小和尚,满脸笑容,宣了声佛号,便从旁边的桌子底下,拿出一个小巧的篮子,递给了那位妇人,并且告诫她不可太贪心,也要为别人留点福气。     那妇人立即千恩万谢的去了。     安心和王卓云也走了过去,这才现,原来还要登记留下姓名的,二人便一起签了名字,领了福篮,跨过小门,进入了机子林。     当那如翡翠般的绿叶,如红玛瑙般的果子出现在安心的面前时,她先是一怔,继尔狂喜,然后拍了拍自己的小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