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笔下文学    】     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些皆是韩人,是在首次北疆战役期间遭到北一军屠杀c抢掠c迫害的当地韩人。     一行人缓缓离开,而此时,那名妇人这才如释重负地瘫坐在地,一脸心有余悸地喘着气,同时用疑惑地目光望着那队离开的魏人。     她可能是觉得诧异,因为跨着坐骑走在队伍最前方的赵弘润,锦衣玉带,怎么看都不像是寻常人,明明她的女儿用地上的小石子丢向对方,可对方却没有丝毫恼怒的意思。     甚至于,此人身后那些魏人兵将们,亦没有丝毫异动。     “这些魏人”     那些战战兢兢的县民们从地上站起身来,颇有些面面相觑。     他们隐约已发现,今日新到的这些魏人,似乎与数月前那些魏人,不太一样。     而与此同时,赵弘润已来到了城内的卫所。     进入卫所后喝了一口水,赵弘润便面无表情地说道:“我不喜欢这个县城。”     听闻此言,卫骄等众宗卫们,以及在旁的屈塍c伍忌等人,皆默然不语。     要知道,当初他们在攻打楚国的时候,哪怕是作为敌人,楚国的平民看待他们依旧是以一种热切c欣喜的眼神,仿佛他们魏军不是侵犯魏国的敌人,而是解救他们的天兵天将。     但是在这座县城,赵弘润感觉到了当地居民对魏军的抵触与恨意。     不过说到底,赵弘润并非是不喜欢这座县城,而是不喜欢已遭到北一军摧凌的这座县城。     此时的他,恨不得追查一番,将那些曾经参与过欺凌无辜的北一军兵将全部处死,只不过北一军如今的统帅是他的弟弟桓王赵弘宣,擅自处死那些兵将,于理不合。     想了想,赵弘润最终说道:“派人给小宣送个信,让他去处置吧。至于这座县城,明后日待军粮从临汾运至时,向城内的韩人发放一批”     眼下,赵弘润也只能用这种小恩小惠,希望能够缓解一些来自城内韩民的憎恨与敌意。     大概歇息了半个时辰,赵弘润便带着众宗卫与商水军与鄢陵军的将领们,离城前往皮牢关,窥探那座关隘的虚实。     皮牢关,坐落在唐县东边大概八十里的位置,位处于北边『猗山』与南边『王屋山』之间的最狭隘处,被称之为是上党郡的『西面屏障』。     记得上回北疆战役期间,姜鄙将军曾率领北三军企图进攻皮牢关,但是到了皮牢关前一瞧,姜鄙就放弃了。     因为在皮牢关的西侧,有大概数里的狭长山谷,虽然是坦谷,但是该地地形却不利于规模庞大的军队排兵布阵,这让姜鄙意识到,皮牢关不是一座单凭麾下军队的数量就能强行攻克的关隘,于是遂放弃进攻,转道攻打『胫城』。     如今,这个难题落到了赵弘润头上。     大概申时前后,赵弘润一行人骑着战马来到了皮牢关前,也就是皮牢关西侧那条有数里长的狭隘且平坦的山谷。     不得不说,这条谷道真的非常狭长,赵弘润怀疑这条谷道可能无法并行两百名士卒,这意味什么?     这意味着从这里进攻皮牢关时,有效的兵力规模可能仅仅只有两千三人,同时也意味着他空有十万大军,而韩军一方却单凭数千人就能将赵弘润挡在这座关隘外,不得寸进。     “正面进攻是行不通了”     在仔细观察了一阵子后,赵弘润遗憾地说道。     作为一手促成了『函谷秦军溃败』的魏军主帅,赵弘润当然明白这种狭长地形究竟有多么可怕,倘若强行进攻的话,他可能得投入数万兵卒,而韩军,却能以极少的兵力守住这座关隘。     既然不能正面进攻,赵弘润遂将主意打到了皮牢关南侧与北侧的两座山脉上。     “段沛!”     随着赵弘润一声惊呼,青鸦众头目段沛拨马上前,朝着前者抱了抱拳:“卑职在。”     只见赵弘润抬手指了指皮牢关北侧的『猗山』与南侧的『王屋山』,对段沛说道:“今晚,你派人到那两座山上探查一番,本王要知道那两座山上的情况,以及山背后的情况。若山上有韩军驻扎,你青鸦众自行决断。”     “是!”段沛抱拳应命。     吩咐完毕后,赵弘润又四处视察了一番,待将这一带的地貌记在脑中后,便当即返回了唐县。     而与此同时,青鸦众则散布人手,前往『猗山』与『王屋山』探查情况,足足过了两日,才将这两座山丘的地貌大概绘制成图,送到赵弘润手中。     正如赵弘润所料,无论是北边的『猗山』还是南边的『王屋山』,山上都部署有韩军的士卒,数量并不多,大概每座山头约有千余人而已。     其中,『猗山』的山势比较险峻陡峭,且奇异的怪石较多,不利于攀登;而王屋山则相对而言山势较为平缓,但是,王屋山山势巍峨c林木繁茂,且山中又有许多山洞,这许多山洞彼此相连,深不可入。     这让赵弘润不禁有些犯难:究竟是选择猗山作为突破口,还是王屋山?     想来想去,赵弘润最终还是决定三军暂时在唐县安营扎寨,先叫青鸦众前往猗山与王屋山窥探韩军的动静,顺便想办法收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