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笔下文学    】     要知道,尽管赵弘润自己从未参与过夺位的明争暗斗,并且迄今为止也没有明确地表示过支持他二王兄雍王弘誉的意思,但不可否认,赵弘润的确做过不少与东宫太子对立的事。     当然了,对此赵弘润并不承认是帮助雍王弘誉,他只是觉得那位东宫太子有时欠收拾,非要他时不时地甩几个耳光过去,否则就要蹬鼻子上脸。     但是在外界看来,赵弘润保不准已被打上了雍王弘誉的标签,谁让他多次针对过东宫太子呢。     如此一来,东宫太子弘礼一系的人,又岂会给赵弘润好脸色看?     更何况,这晁立栋的家族,还是郑城王氏的联姻家族。     去年,郑城王氏的小公子,当朝王后的弟弟c东宫太子弘礼的小舅舅王瑔,又被骑寇桓虎所杀,虽然这事并不能全然怪在赵弘润头上,只能说那桓虎实在是一个胆大包天c我行我素的巨寇,但相信郑城王氏的人多半不会这样认为。     他们只会觉得,赵弘润是故意不想救出王瑔,或者干脆是放弃了营救王瑔。     因为这桩事,赵弘润一度与郑城王氏的关系闹得很僵,只不过后来先有东宫太子弘礼与雍王弘誉两派人马明争暗斗,后有北疆战事爆发,以至于郑城王氏没工夫顾及某位肃王殿下罢了,并不意味这段恩怨就此了结。     这不,从新上任的上将军府府正晁立栋的态度上,赵弘润便清楚感受到了郑城王氏以及他们联盟势力对他的敌意。     “多谢唐大人告知。”赵弘润向刑部左侍郎唐铮谢道。     唐铮微微摇了摇头表示不必多谢,随即,他低声道了一个歉,向旁走开了。     显然,唐铮并不想得罪晁立栋与他背后的庞大势力,不过对此赵弘润并不在意,毕竟唐铮已对他释放了足够的善意。     『我也是昏了头了,上将军府是周昪向东宫提出的计策,东宫怎么可能将这个重要职位交给别人嘛』     赵弘润自嘲地笑了笑,继而将注意力投注于那几名大理寺仵作的验尸过程。     至于晁立栋在旁的虎视眈眈,赵弘润全然当做没瞧见。     根据赵弘润的目测以及那几名仵作的验尸结果,刑部尚书周焉应该是死后被丢到这附近的水渠里的,因为一名仵作在用力挤压尸体的胃部时,尸体腹内并无多少积水,这就基本上杜绝了溺死的可能。     再者,从周焉身上的官服判断,这位尚书大人在遇害之前,并无激烈的打斗,很有可能是被偷袭至死。     当然,这只是最初步的判断,具体的结果,还得等大理寺的公差将尸体搬至大理寺,由那几名大理寺的仵作进行更深入一步的验尸。     没过多久,被派到四周寻找目击者的兵卫们回来了,同时还带回来几名民妇与几名男人。     那几名民妇,据说是尸体的发现者。     据那些民妇所言,她们是在这条水渠里洗衣服的时候,发现了刑部尚书周焉的尸体。     大惊失色的她们,顾不得清洗的衣物便慌忙叫来她们的男人。     那几个男人瞧见周焉身上穿着官服,亦吓得六神无主,连忙报了官,朝廷这才得知了这个噩耗。     “你等,每日都到这条水渠清洗衣物么?”看似老迈的大理寺卿正徐荣,和蔼地向那几名民妇询问道。     他所询问的话,恰恰是赵弘润也想知道的。     “回禀这位老爷,民妇等人每日都到这条水渠清洗衣物”     可能是大理寺卿正徐荣态度和蔼,那几名民妇并不是很惊慌,虽说口吃有些不清,但终归能对上话,不至于答地牛头不对马嘴。     “哦。那之前两日,可曾发现水渠中有什么异物?”徐荣刻意加重了『异物』两字,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不不曾。”其中一名民妇说道,随后,其余几名民妇亦摇了摇头。     “可以肯定么?不用着急,仔细想想。”徐荣和蔼地询问道。     那几名民妇仔细回想了一下,但最后还是摇了摇头。     “哦,老夫知晓了”徐荣看似浑浊的一双眼睛中,闪过一丝精光。     而在旁听得清清楚楚的赵弘润,亦从那几名民妇的讲述中抓住了点什么。     “不大对啊”大梁府的府正褚书礼走到了徐荣身边,低声说道:“据周夫人所言,周尚书于两日前便不曾回到家中,若当时周尚书已经遇害,这岂不是意味着”     徐荣摇了摇头,示意褚书礼不要再说下去,随即吩咐附近的兵卫们道:“再仔细搜查四周,若发现有人形迹可疑,即可拿下!”     赵弘润可以理解这位老爷子的意思:刑部尚书周焉两日前失踪,或有可能当时已经遇害,只是凶手还在犹豫,犹豫该如何处置周焉的尸体。     毕竟周焉乃是刑部尚书,若是失去下落,无论是朝廷还是垂拱殿,都不会放弃追查,生要见人c死到见尸,否则便全城搜寻,直到找到为止。     而这就意味着,杀害了周焉的凶手,对朝廷的运作很熟悉,因此才没有毁尸灭迹。     否则,杀害了似周焉这等朝中重臣,凶手岂敢抛尸?按常理想想,随便找个地方埋了也比丢在这种地方强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