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笔下文学    】他会给东宫施加压力的,弘润你只要适时地站在弘疆这边即可。”说到这里,他脸上微微露出几许尴尬之色,说道:“为长远之计,弘润你近期最好淡出朝野,静观东宫与雍王的争斗便是”     他犹豫了半响,最终还是没有将『坐收渔利』这句话说出来,因为他知道,眼前这位肃王,目前多半还没有夺位之心。     不过他相信,有朝一日,眼前这位肃王,必定会主动参与到夺位之争当中。     因为,肃王弘润,天生不是一个可以屈居人下的人!     就像他的父皇赵元偲,这对父子,事实上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利益,但是他们却天生有着超乎寻常的掌控欲     而此时,赵弘润却并没有注意到赵来峪脸上的异色,皱眉问道:“静观东宫与雍王的争斗?依如今的局势,雍王兄难不成还有办法?”     “呵呵呵呵。”赵来峪闻言笑了笑,摇摇头说道:“若你这么想,那你就太小看弘誉了弘润,老夫很看好你,但若是没有你的话,老夫必定会支持弘誉,而不是你六哥弘昭。”     “”赵弘润双目微微一眯,他清楚地很,论才华,他六哥赵弘昭简直是天纵之才,唯一的缺点就只有野心淡薄。     是的,生在宫廷王族,『野心淡薄』这是莫大的缺点,这意味着他纵使是有再超乎常人想象的聪慧与才华,他也无法成为魏国的君王。     没有野心的君王,是无法掌舵整个国家的命运的。     “你众兄弟之中,弘誉的才华或者不及你与弘昭,但他的远见,他的城府,怕是你等兄弟加在一起都比不上的。”说到这里,赵来峪捋了捋胡须,眼中露出几许疑惑之色,喃喃说道:“因此老夫很诧异,真的真诧异,弘誉居然会落到如此不利的境地。”     “”     听了赵来峪这一席话,赵弘润心中的焦躁逐渐平复下来,他也逐渐开始怀疑,这件事中,是否有什么是他所不了解的内情,他二哥雍王弘誉,可不像是这么简简单单就会被击倒的人物啊。     想了想,赵弘润决定暂时不做任何表态,静观大梁那边的局势,反正只要东宫还未真正掌握那支『大魏武军』,他如今所拥有的那些声势,就跟赵来峪所说的那样,只不过是空中楼阁。     一旦他赵弘润回到大梁,瞬息间就可以改变大梁的格局。     只不过这样一来,他就会被贴上『企图回王都夺位』的标签,于他心中的另一个宏远目标不符。     『雍王兄,你不至于这么弱吧?』     当晚,躺在床榻上的赵弘润在入睡前,依旧反复思考着这件事,回忆着赵弘誉的为人处世。     之后几日,赵弘润便忙着安置安陵城外的难民。     虽说往日在以王氏等贵族的影响下,安陵城内的平民对于城外的难民普遍抱有排挤与轻微的敌意,但在刚刚重惩了城内贵族的肃王面前,并没有人胆敢表露任何不满。     毕竟一般民众,他们只要还活得下去,就不会联合起来暴动反对朝廷,除非是有心怀不轨的人在背后挑唆。     更何况,赵弘润还使安陵县县令严庸贴出布告,告诉全城县民他赵弘润会尽快补足县仓,断不会让安陵城内的米价上涨,如此一来,惶惶的民心自然平复下来。     说到底,安陵人与城外难民的矛盾,无非就是因为粮食罢了,前者害怕后者的到来,会城内的物价飙升,但若是肃王弘润亲口承诺此事,那么,这个矛盾自然烟消云散。     相比之下,安陵人与城外难民,他们对鄢陵楚民的矛盾,这才是比较棘手的。     不过对于这件事,赵弘润在来到安陵前,心中便早已有所主意。     “殿下。”     就当赵弘润在县衙书房内草拟着某个文书时,青鸦众的段沛主动露面了。     这很少见。     因为商水青鸦作为赵弘润隐匿力量,几乎是甚少主动露面的,以至于就连安陵县令严庸都不晓得段沛那一帮人的真正身份。     而既然段沛主动求见,显然,可能是商水青鸦遇到了什么麻烦。     “起来吧。”赵弘润放下笔来,挥挥手示意单膝叩地的段沛起身。     只见一副县衙内衙役打扮的段沛站起身来,压低声音说道:“殿下,应康与黑蛛来了,希望求见殿下。”     『应康?黑蛛?』     赵弘润微微一愣,要知道如今应康与黑蛛,前者是商水青鸦的大首领,后者亦与丧鸦一同执掌着阳夏黑鸦,他俩联袂而来,恐怕是为了什么要事。     “让他们进来吧。”     赵弘润点点头说道。     片刻后,应康与黑蛛便在段沛的引领下,来到了县衙内的书房。     只见应康一身富绅打扮,笑容满面,怎么看都像是一个乡下土财主,而且还是很土很土的那种;反观黑蛛,却穿着一身黑色劲服,不拘言笑,一看就不像是什么善类。     不得不说,这两人站在一起,赵弘润怎么看都觉得别扭。     “应康c黑蛛,叩见殿下。”     “请起。”望着他俩的装扮,赵弘润忍着笑,问道:“你们怎么来了?”     只见在对视一眼后,黑蛛率先开口向赵弘润汇报他们黑鸦众最近的工作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