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笔下文学    】     否则,熊拓何来钱财找魏国买粮食c买武器,并且又迅速筹建了一支十万人的新军?     在得知此事后,那些投奔魏国的原楚国贵族们,皆是暗道侥幸,因为选择留在楚国的那些贵族们,皆沦为了暘城君熊拓筹建新军的牺牲品,反观他们,虽辛辛苦苦搬迁到了魏国的鄢陵,却在这座县城扎根下来,并且很迅速地就再次发展起来。     这也难怪,毕竟无论是赵弘润还是魏国朝廷,都未打压这些楚国投奔而来的贵族们,只要这些贵族们奉公守法。     这不,朝廷连鄢陵c长平c商水三地的县令之职,都让这些原楚人们自己推荐,可谓是给足了优厚的待遇,相信朝廷这个不亚于『千金买马骨』的做法,日后必定会吸引一些在其余国家不得重用的人,使天下的人才陆续向魏国汇聚。     而在闲聊期间,彭异与屈塍,将赵弘润一行人请到了县内的县衙。     一路上,彭异小心翼翼地陪着赵弘润,言行举止皆非常恭谨,看得出来,他对赵弘润还是充满畏惧的。     这也难怪,毕竟赵弘润在魏国颍水北郡的南部,包括在楚国颍水南郡的北部,威慑力要远比魏国朝廷更甚,毕竟附近,正是赵弘润以寡敌众击败暘城君熊拓的地方,且一路打到了楚国境内。     不过事实上,赵弘润对彭异还是颇有好感的,毕竟彭氏一族,当年很顺从地就交出了全部的家产,最后还是赵弘润感觉过意不去,给他们留了一成,换而言之,彭氏一族是非常识时务的人。     当然,让赵弘润对彭异印象大佳的,还是在进城后赵弘润所亲眼看到的城内的现况。     记得当初赵弘润为了算计平舆君熊琥,曾让鄢陵的原住民搬迁到安陵,并且放了一把火将鄢陵给烧了,然而眼下,城内的建筑早已大致建成,且城中的治安情况,亦让赵弘润十分满意。     鉴于这两点,因此赵弘润毫不在乎彭异是不是楚人,亦或者,他与屈塍有什么私底下的交易。     什么?看似彭异与屈塍没有什么关系?     呵,若没有执掌两万鄢陵军的屈塍的支持,彭异能够成为如今鄢陵县的县令?     当然,赵弘润对此并不介意,反正无论屈塍也好,彭异也罢,只要他们确实能将鄢陵治理好,赵弘润根本不会吝啬一两个位置。     来到鄢陵县的县衙后,彭异将赵弘润请到了县内,并且吩咐庖厨端上他早已准备好的酒菜。     赵弘润颇有兴致地发现,鄢陵县新修的县衙,虽然形似魏国的建筑,但是却有着浓重的楚国风格。     唔,确切地说,应该是如今整座鄢陵县城内的建筑,皆普遍带有浓浓的楚国风格,这不,赵弘润便好几次看到县衙的建筑以及摆设上,雕刻着似神怪之类的形象,而这些魏国是没有的。     魏国,除了信奉『天父地母』外,就只有腾挪祥云之上的蛟龙,传说中统御大地的麒麟,以及军队旗帜上最常见的猛虎。     而楚国这边,倒是有很多似火凤c巨龟等奇奇怪怪的神兽,甚至还有不少某个部位酷似人形的『神祗』的形象。     可能是注意到赵弘润正在大量那些用于装饰的雕纹,彭异连忙解释道:“肃王殿下莫怪,我等原是想入乡随俗,建造大魏风俗的建筑,无奈贵国啊不,是我大魏某一些人,他们不愿帮助我等,于是就只能”     望着彭异脸上的苦笑,赵弘润顿时就明白了。     显然,彭异等人原先也是打算找些魏人,像他们请教魏国的建筑风格,不过想想也知道,鄢陵四周,似召陵c安陵c淮阳等地的魏人,因为楚魏之战而憎恨这些楚人,怎么可能帮助他们建造城内的建筑呢?     “无妨。既然我大魏接纳了你等,对于你们的文化与习俗,我大魏自然也会给予包容。”赵弘润笑着说道,一副大国的宽容做派,尽显作为大贵族的气度。     而这也是彭异对赵弘润毕恭毕敬的原因之一,毕竟赵弘润出身魏国最大贵族,是姬姓赵氏的王族子弟,在彭异等人的故国楚国,唯有芈姓熊氏一族能相提并论。     倘若换做某个出身底下的平民,相信就算打败了楚人,注重血统的楚人也未见得会真心屈服。     没办法,血统的贵贱,早已深入了楚人的心中,看似无形,却是比力量更有威力的东西。     酒过三巡,赵弘润便向彭异说起了他此番前来南下的主要目的,坦言告诉彭异,他此番是特地为了解决鄢陵县与安陵县这两县民众争执矛盾一事而来。     听闻此言,彭异脸上露出了几许迟疑之色,在想了想后,拱手对赵弘润说道:“肃王,这件事的过错,并不在于我鄢陵民众,是安陵太过分了!”     赵弘润早知彭异会这么做,闻言笑着说道:“好好好,本王也是知道大概的。其实在本王看来,这件事就是双方心中本有怨隙,使得误会一步步升级,因此才酿成纷争而已。”     听闻此言,彭异与屈塍对视了一眼,随即小心翼翼地询问赵弘润道:“肃王,您所知的,能否坦言告诉在下?”     赵弘润一听有些纳闷,不解地说道:“不就是最初有两伙人上山狩猎,一不小心撞见了,结果打了起来”他遂将他所听说的告诉了彭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