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闲的看。     从曹铄悠哉的举止,可以看出他至少有好一会没有处理政务。     身为皇帝,能够如此悠闲,无非是许多事情都被下面的人给办了。     曹恒当然清楚,正因为有他把许多事情都给揽下,曹铄才会过的如此悠哉。     面向曹铄站好,曹恒躬身一个大礼:“儿臣见过父皇。”     “事情都办妥了?”放下,曹铄看向他:“匠作司那边怎样?”     “回禀父皇,儿臣已敦促弥衡,要他抓紧制造枪支。”曹恒回道:“匠作司从蓬莱带回的步枪只有三四万条,投放到军中,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以眼下匠作司的制造进程,没有一年半载,很难造出足以配备全军的枪械。”     “一年半载。”曹铄微微摇头,对曹恒说道:“大军三年不征,如今已是过去一年有余。我可以等上一年半载,三军将士却等不了那么久。枪械和将士们曾经使用的刀枪剑戟可是不同。倘若不加以操练,他们不能在战场上熟练运用,即便给他们发放了枪支和足够的弹药,到了战场上,也是发挥不出应有的威力。”     “父皇说的是,儿臣也把这些说给弥衡听了。”曹恒回道:“弥衡提出给匠作司增派工匠,儿臣觉着此事还需父皇决断,因此不敢擅专。”     “说是要我决断,可你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曹铄说道:“你也不用有所隐晦,怎样想就怎样说好了。”     “回父皇话。”曹恒回道:“儿臣觉着应该给他加派人手,匠作司承担着整个大魏的军械制造,以后说不准还会制造一些其他器械,人手太少确实运作起来会有麻烦。”     “你倒是会替弥衡考虑。”曹铄说道:“当初匠作司搬迁到蓬莱,我可是把最好的工匠都给他调派了过去,如今他还要人手,我从哪找那么多手艺精湛的工匠给他?”     “其实父皇根本不需要给他调派工匠过去。”曹恒回道:“技艺精湛的工匠,无非是长久打造器械练就了一身本事。只要给他们调去一些精壮民夫,交友匠作司的工匠传授技艺,用不多久应该也是可以起到作用。至少纯粹出体力的事情,那些民夫就可以办了,不用再抽调熟练工匠去办。”     “我还真没想到这样也行。”曹铄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对曹恒说道:“既然你觉着可以这么办,我就把调拨人手去匠作司的事情也交给你。不过你要明白,匠作司不是其他去处看,调拨人手到那里可不是儿戏,每一个送往匠作司的人,都得层层查验,把他们的祖辈三代查个清楚明白。”     “父皇放心,这些事情儿臣是懂的。”曹恒当即应了。     随后他又向曹铄问道:“敢问父皇,司马太尉是不是奉了旨意前去发放枪械?”     “你手上的事情太多。”曹铄回道:“太尉分管军务,把他派去协助也在情理之内。难不成你觉着哪里不妥?”     “其实父皇清楚,从匠作司运出去的枪械根本不足以分派给三军将士。”曹恒说道:“一旦分派的不合适,军中将士必定会有怨言。带着枪械前往军营的路上,儿臣还在琢磨着,要怎样才能做到不让将士们心有埋怨,甚至进一步闹出事情。到了军营,司马太尉居然等候在那里,说是父皇令他协同我发放军械。得知这一消息,儿臣当即明白,父皇并不是要他协同,而是打算把发放军械的重任交付给他。”     “你是自己懒惰,居然妄自揣度我的意图。”曹铄说道:“倘若以后再如此,我可不会饶你!”     “父皇教训的是,是儿臣妄自揣度。”曹恒先是谦恭的应了,随后又对曹铄说道:“其实儿臣有一件事不太明白,还请父皇明示。”     “有什么话,你只管说就是。”曹铄说道:“这里也没有外人,你我父子什么时候也这么生分了?”     “儿臣要问的,其实还是有关司马太尉。”曹恒说道:“父皇很清楚枪械数目不足,无论谁去分派,都有可能会惹得将士们心中不爽。倘若不能把将士们的情绪按压下去,甚至可能会闹出更大的乱子。父皇令司马太尉处置这件事,很可能会让他背负起被将士们埋怨的罪过。倘若不是司马太尉做过什么错事,父皇应该不会特意如此。”     曹恒说起可能是司马懿做出过错事,曹铄凝视着他的眼睛问道:“你觉着他会做出什么错事?”     “如果儿臣没有猜错,海西的事情应该与他有关。”曹恒说道:“海西闹了海贼,那么大的事情,依照常理,即便海军统领和当地官员不向父皇禀报,负责海西附近情报收集的火舞也不该完全没有消息送回。得知那附近闹海贼的时候,儿臣就在想着,必定是有人从中拦截了消息,否则不会半点风声也没能传到父皇这里。”     “你是怀疑司马仲达从中作祟?”曹铄问了一句。     曹恒回道:“难道父皇不认为是他从中做了些什么?”     “我不是认为他做了些什么,而是知道他做了什么。”曹铄回道:“大魏各地倘若还有消息能瞒得过我,我这个皇帝也就不用做了。”     “难不成是父皇授意……”曹铄的回答让曹恒感到有些困惑。     “当然不会是我授意。”曹铄回道:“司马仲达负责各地军务,海西出现了海贼,那里的海军曾数次清剿却始终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