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看了。没见识过嘛。     一般关系远的亲戚结婚,一般也不带他们去。就是李仙儿跟何小婉似的,人来了,但一家只来一个人,孩子都不带。     不是不重视,这才是比较受人待见的参加婚礼的方式。     不能说那种只给十块钱的礼金,然后一家三代来十几个人一桌都坐不下的那种客人,主人家嘴上不说,心里得嫌弃死。     吃完饭,林雨桐给林家成说了:“明儿我就不来了,这段时间工作确实忙。”     这个林家成知道。苏友德说了嘛,这孩子如今在县上算的上是一号人物了。     他赶紧说:“行!你忙吧,跟你姐也说,明儿就不用跑了。她那边肯定也忙。耽搁一天的生意这耽搁的都是钱。”     回门以前的规矩都是女方设席面招待女婿,家里的亲戚都去女方家。     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就都改了。两口子早起回娘家,然后带着娘家的亲戚再来男方家,再吃席面。     要是懂事一点的,去上桌的人就行了。可也有那不懂事的,十几桌都不够。     林玉玲说了:“之前就说好的,第二天回门要来十五席,说今儿好些亲戚都没来。明儿说什么都得补上。”     吃大户似的。     反正娶一媳妇欠的债,可能等将来孩子都小学毕业了,债还还不清。     管你们事咋办去,金家这边说走就走了。     把金老二两口子送到家,就回了县城。     李仙儿一路上也不说林家的事,就只说老五:“明儿我就叫你大哥回去,跟老五说说,再不行我就回去,把那不要脸的女人撵回去。”     林雨桐能说啥啊?     这男女这点事啊,不好说。     她没精力管那么些狗屁倒灶的事,随口应着。     李仙儿又说何小婉:“这几天手气怎么样?赢了输了?”     何小婉一拍大腿:“手气转过来了,这两天都赢了一百多了。”     那打的可不小。     林雨桐就说:“你可小心点,最近查的可严。”     “你三哥整天都跟我说查的严,也没见查。”她哈哈就笑,“都在自家打呢,又不是赌,就是消遣娱乐。”     林雨桐就没啥说的了。老三都说不听,自己说人家能听?     就说起她那边的生意:“如今怎么样?”     “你三哥在管,我没咋问过。瞧着还行。”何小婉叹了一声,“我也管不来,不是做生意的料。人家一杀价,我这边就先退了。再絮叨两句,我这脾气就上来了。真不成。”     一个人一个性子,有些人适合有些人不适合。这也是强求不来的。     何小婉的话带着几分怅然:“算了,管好孩子,不给人家添乱就算了。钱他去存,然后折子还是我拿着。这就行了。”     李仙儿心说,这傻不傻啊?你咋知道老三给你的存折是全部呢?男人那花花肠子多了去了。     回家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小老太已经准备睡了。     张嫂熬了粥这个点吃正好。     “新媳妇好不好?”小老太和张嫂关心的都只有这个。     “别的看不出来,长相倒是真好。”一家子洗了手坐到桌前吃饭,清远还说,“席上的一道‘猴戴帽’特别好吃。”     猴戴帽就是各种炒菜盖在粉皮上,凉拌菜,孩子吃新鲜,觉得味道好。     张婶就在一边笑:“这不值当什么。明儿再给你做。”又跟林雨桐说,“其实我家那口子还想在开发区那边开一家店的。您说要是承包婚宴,也不知道成不成?”     咋不成呢?     英子的饭馆如今都不是小饭馆了,都准备做承诺酒席这一块了。     累是累点,但这挣的真心不算少的。     “你们倒是看好开发区?”林雨桐问张婶,闲聊的语气。     “不都知道那边有学校,大学中学这些以后都会有,还有工厂,这人流量得多大。可惜之前步行街的商铺不准在里面开饭馆,林主任,要是有美食街,别人我不知道,我们家肯定要在里面多买几个铺子的。借债都得买。”     哦!     张婶的话,叫林雨桐对开发区的规划重视了起来。     并不是一个学校选址盖好就是好了,真正要发展起来,整个区域都得有明确的规划。     于是周一上班,林雨桐开始对着开发区的地图琢磨了。     周文进来倒茶,看了一眼林雨桐:“林主任,需要查什么资料吗?”     林雨桐摇摇头,指了指紧挨着开发区,但又不属于开发区的一个村子,“这是三里庄吧?”     周文瞧了一眼:“是!是三里庄。属于新城镇。”     “我要是没记错,这三里庄之所以叫三里庄,是这里距离清河最近,只有三里的距离。”林雨桐扭脸问了一句。     “是!”周文走过来用手在地图上点了点,“那是以前,这几年三里庄已经扩的挨着清河岸了。”说完又问林雨桐:“您以前去过三里庄吗?”     这些年没去过了,但是遥远的记忆力是有这村子的。     养母的娘家就在这三里庄,七八岁的孩子的记忆里有跟着别的孩子在清河岸边玩的记忆。     林雨桐没回答这个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