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要想好了!”王德仁厉声打断了黄澍,脸色表情十分狰狞。     不过,就在他与黄澍说话之际,略一分神,那被他挟持的左良玉瞅准机会,一声怒吼,有如一只脱困的野兽一般,从王德仁怀里猛地挣出,一下子冲到黄澍身旁。     黄澍还未来得及发出一声惊叫,左良玉已嚓的一声,一把抽出黄澍佩戴的腰刀,一声怒喝,便挥刀朝王德仁的脑袋猛砍过来。     这般惊变,周遭之人皆未反应过来,王德仁心下亦是大骇。不过,久历战阵的他,凭着丰富的作战经验,近乎下意识地偏了偏头,那锋利的腰刀,嚓的一声轻响,将王德仁的右耳齐根砍断,耳廓腾空飞走,鲜血迸洒而出。     左良玉发力极猛,砍掉王德仁右耳后,刀势不减,又嘣的一声脆响,将王德仁肩盔上的饕餮兽头,瞬间砍飞,那肩甲失去连接,有如一片破布一般,哗地散落披下。     王德仁残耳处鲜血飞迸,将他半张脸都糊满了鲜血,他一声惨叫,下意识地捂着伤耳连连后退。     “各位儿郎,快快上前,随本侯斩杀逆贼!”左良玉一脸狰狞,又是一声大吼,欺身疾进,又是用力一刀,复朝王德仁面孔横劈而去。     说是迟,那是快,这般危急时刻,就在左良玉手中腰刀,带着尖锐啸音复朝王德仁面孔挥去之际,一柄锋锐的解首刀呼啸掷来,噗的一声轻响,那尖锐的刀锋,象扎一堆软糊的黄油一般,立刻扎透了他的脖颈,伤口外仅留刀柄。     这柄解首刀,便是翁之琪所掷,出手狠辣,一击得手。     被刺穿脖子的左良玉,发出几乎不成人声的厉声嘶吼,大团的血雾从他脖颈刀口处喷涌而出,手中腰刀叮当掉地,随即,他捂着脖子,踉跄地跪倒于地。     躲过一劫的王德仁,瞅准时机,迅速冲上前去,一把拾起那掉地的腰刀,一咬牙一发力,怒吼声里一道白光划过,左良玉的脑袋瞬间砍飞,那颗硕大的头颅,象变魔术一样在空中翻了几圈后,才骨碌碌地滚到城门角落处。     那无头的尸身,光滑如平镜的脖颈处,依然血喷如泉,整个尸体却是软软地往下倒去。     王德仁一脚将这无头尸身踢翻,一身一脸皆是鲜血淋漓的他,模样极其可怖,他冲着城头几乎吓到疯魔的左军军兵厉声大吼道:“看到没!左良玉顽抗到底,便是这般可耻结局!还有谁不怕死的,再要与我军作对,便如此人一般下场!”     王德仁吼声如雷,城头的左军军兵几乎被吓呆了,那谋臣黄澍更是被吓得一屁股瘫坐于地下,哆嗦着再也站不起来。     与此同时,一股难闻的屎尿臭味,从黄澍身上弥漫开来,令王德仁翁之琪等人不禁皱起眉头。     操,这位左良玉手下第一谋臣黄澍,在见到左良玉竟被自已的老部下给砍了头后,给活活地吓成屎尿失禁,倒是恁的丢人!     “听好了!你们速速打开城门,可免一死!”翁之琪见到左军士气将崩,立即趁热打铁,他厉声喊道:“若不快开城门,城破之后,尔等将全家被诛,断不留情!”     他这话一说完,城上被吓瘫的黄澍,立即颤声大喊道:“快,快给唐军打开城门,迎接天兵入城!”     这个家伙,反应到是够快,见到左良玉一死,立即开始给自已寻找出路了。     城头的左军军兵这才回过神来,他们喏喏连声,立即拉动那粗大的绞链,吱吱叫着将吊桥迅速放下,而城下的左军军兵,更是迅速开始行动,将北门城门,砰的一声,快速打开。     城外的唐军,见到吊桥放下,城门打开,顿是欢声如雷,全军将士无不欣悦,争相恐后地朝城中涌入。     这时,主将被杀北门失守的消息,也迅速地传的另外三座城门,那些左军军兵为表忠心,亦是急急放下吊桥打开城门,放城外围城的唐军入城。     武昌四门大开,四周围城的唐军,有如滔天洪水一般,向城中汹涌奔去,一瞬间,整个武昌城中各条街巷,全部都是唐军的兵马,那残余的千余名守城军兵,倒是根本就不见踪影。     唐军第六镇镇长刘国能,与第九镇镇长黄得功,一齐共肩策马,从北门入城,二人入得城来,看着前面这座被自已兵不血刃攻占的武昌城中那一条条宽阔街道,心下皆下感慨万千。     武昌,千年古都,始于三国时期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是吴主孙权在江夏山(今蛇山)东北筑土石城而成,千年以降,历朝历代,均不断在此基础上进行城垣的修葺和扩建。     武昌城的第二次大规模的改建并基本定型,则是在明洪武四年(1371年)。时任江夏侯的周德兴增拓武昌府城,周围二十余里,墙体为陶砖砌就,墙高二至三丈余不等。据《湖广图经志》载,明代的武昌城,里巷阡陌,衙署丛集,府学、贡院、文庙等文化建筑遍布,文人学士荟聚,俨然是一座政治中心的城市景观,控扼两江,连通七省,乃是当时南方的十分重要城垣。     而现在这么重要的一座千年重镇,近乎完好无损地落了唐军手中,与此同时,监抚司来报,说发现了城中充足的军械与可供全军数年的大把钱粮,让黄得功与刘国能这两镇主将,心下的快慰简直无以复加。     此时,城中的安民告示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