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readx;翌日,乾清宫上,内阁首辅中极殿大学士周延儒c次辅建极殿大学士贺逢圣c文华殿大学士张四知,武英殿大学士谢升c文渊阁大学士魏照乘以及东阁大学士陈演纷纷齐至。     朝中议事,都是皇帝召集涉事臣工,一般都是六部一院四寺等长官入宫。至于内阁大学士,从最初设置的职权上来说是皇帝的秘书机构,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但随着国朝后续的发展,大学士职权已经超越秘书的范围,拥有了近乎宰相的权力,被称为宰辅。中极殿大学士就是建极殿大学士就是次辅,其他大学士依照排位,在朝廷之中代表不同的影响力,称之为群辅。     一般而言,每位大学士都有自己的分工,除了首辅次辅,其他大学士都不需要参加每个朝会。这次一众阁老齐齐出场,显然是昭示了皇帝对此次议事的重视。     同样,早早就在场的兵部尚书陈新甲c户部尚书傅淑训以及户部侍郎王正志纷纷都是面色肃然,严正以对。     比起臣下们一副神色肃然的景象,一向面多愁苦的崇祯皇帝今日却显得心情颇好,手中翻看着王正志的奏章,怎么看都怎么满意。     一旁,是一封早就翻阅完毕的,陈新甲奏上来的奏章。     见此,更是让下面看着的陈新甲也跟着暗暗乍舌,心情放松。     户部侍郎王正志爆发性地给力,让户部这次能够迅速筹措出三十万折色银,十万石本色,兵部自然也不甘落后,迅速筹措了十万两折色银,五万两本色。虽然还差了五万两银子,但这没关系呀。军饷又不需要一次性拨付,往后再徐徐筹措便是了。     再不济,少一个营头也够。能要来四十万两军费已经让兵部喜出望外,可以收拾一下而今残破的时局了。     陈新甲心情不错,看着崇祯翻看自己奏章露出笑容的王正志更是几乎可以用志得意满来形容了。     果然,崇祯开口便是褒奖:“户部王正志勤勉用心,此次京营钱粮筹措之策做得极好,极佳!”     “忠勤国事,臣之本分!”王正志喜笑颜开。心道,这会户部尚书该换了吧!该赶走傅淑训轮到我来执掌了吧!     此刻的傅淑训脸上的神色十分难看,更见苍白了一分。     果然,一旁的魏照乘也是跟着补刀道:“陛下。依臣下看,户部之力,应专于一人之手,以集户部之力,尽快为陛下筹措京营粮饷。”     魏照乘说罢,一旁的周延儒眯着眼睛仔细看了一眼,随后眼观鼻,鼻观心没有言语。     这一次户部的动荡可以说迅速而诡异,毫无征兆,让周延儒还未反应过来就已经被对手布局完成。让他失去了插手的能力。     于是周延儒沉默了。     得势的东林党人沉默,其他内阁宰辅几乎是来当背景的,自然是纷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一时间,魏照乘一语而出,几乎抵定局势。     就当王正志心中欢喜爆开的时候,崇祯翻看着奏章,眯着眼睛看向了傅淑训。     只见傅淑训出列道:“户部侍郎王正志勤勉于事,奏陛下京营粮饷之策,是为大功。微臣奏请陛下,加王正志户部尚书衔,出山西督饷!”     “明升暗掉?”众人心中纷纷冒出这么四个字,但转而,便纷纷摇头。     这样的手段,若非是有雷霆万钧可以抵定局势的力量,不然使出来又何作用?虽然是你户部尚书的副手,但人家也不是泥捏的任你揉搓。     果然,王正志眉头一挑,便微笑着出列冷声道:“王尚书为我请官加衔,属下心中欣喜不胜惶恐。但想来,既是请官加衔,那便是对我京营粮饷之策赞同褒扬的。只是不知,王某出了京师,这京营之策,王翁要与谁担起?”     王正志这话说得志得意满,颇带了几分跋扈。     殿上一时间微微陷入了一丝剑拔弩张的静寂。     其他人纵是不满王正志之跋扈,却不得不心中承认,王正志这个时候的跋扈有底气,更是理直气壮。     就是崇祯听了,也心中多了几分认可。敢于任事之人,若是没了几分出鞘拔剑的胆子,如何去争抢属于自己的权益?     王正志一语镇住了场子,气势勃发,凝视着傅淑训,仿佛如同狂风暴雨袭来,要将傅淑训的一处扁舟盖过一样。     “呵呵呵呵”忽然,傅淑训微微轻笑了起来,带着几分洒然自如,带了几分生死相搏的勇往直前,笑着道:“这户部,自当有我执掌,不使陛下为京营粮饷之策所忧。臣奏陛下京营粮饷筹措策,为陛下筹折色银,六十万两。”     傅淑训说完,场中同样跟着微微一丝寂静。     所有人皆是感觉今日的朝廷怪异得不似平时一样。纵是崇祯十五年来如何前驱后逼,也从来没有让朝臣如此拼命过。     什么时候,朝堂上的对决,竟是这般你死我活了?     但无论如何,在场诸人都被傅淑训这气魄,这决心,这胆大包天喊出来的筹饷之策给惊到了。     最被惊到,感觉到一股来自灵魂的危险寒意的王正志几乎下意识地质疑着道:“王尚书!京营之策虽重,但你要挪用京师百官俸禄不成?”     也唯有如此,王正志才能想到,到底是哪里能让傅淑训挪出这么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